新疆兵团十四师:传统文化进校园 弘扬传承促发展

来源:新疆兵团学习平台     点击量:824   发布:2022-05-11
分享到

调制颜料、花样扎布、浸染上色、晾晒成品……近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中学的教室里,一堂妙趣横生的扎染课正在进行,学生们在社团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制作着,零距离感受扎染的魅力。

“看着一块白布在我手中变得色彩斑斓,特别有成就感。今天我染的这块布特别漂亮,我想把它做成一个抱枕送给妈妈。”六年级四班学生苗紫欣骄傲地说。

1

扎染课上,学生们展示成品。 李晓丽 摄

“扎染既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上大学时,在云南大理喜洲古镇和当地的老人学习过,我认为扎染总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也想把这份惊喜带给学生,希望这种传统手艺能在他们这一代得到传承。”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扎染课老师高雪妮边指导学生边说。

除了扎染课之外,古筝课也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程。

走进十四师二二四团中学的古筝教室,音乐老师周兰兰正手把手地教学生如何弹拨琴弦,授课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让零基础的学生们逐步感受古筝的空灵与美妙,接受国乐雅韵的洗礼。

2

学生一边唱谱一边弹奏古筝。 李晓丽 摄

孙琪琪是八年级四班学生,她说:“我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演员弹奏古筝,觉得特别优雅。能有机会在学校里学习古筝,我非常开心!我想通过学习古筝增加自身的雅气,我学好古筝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家人弹奏一曲。”

随后,记者走进二二四团中学操场,看到两条“长龙”时而上下翻腾、左右盘旋,时而倒地平舞、蜿蜒遨游,造型栩栩如生,套路灵活多变,充分展示着龙的精、气、神、韵,令人震撼。几只彩色的“狮子”从操场侧面跃入中心,跳跃、登高、朝拜、旋转,挠挠痒、抖抖毛,时而勇猛威武,时而憨态可掬。整个场面气势雄伟,振奋人心,传递出勇敢、坚强,无往不胜的豪情壮志。

3

学生正在练习舞龙。 李晓丽 摄

一场练习过后,勾柏顺老师针对基本站位、手型、进场步伐等动作,为学生进行了详细讲解。学生们围在一起认真听讲,边听边比划,再苦再累也不怕。

4

老师在讲解动作。 李晓丽 摄

阿卜杜外力·萨塔尔是八年级六班的一名学生,自从接触到舞龙舞狮这一魅力运动后,就被深深吸引,每次上课他都认真听讲,他说:“这项运动不仅是一项十分古老的运动,而且还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把它学好,舞出最美的‘中国龙’。”

5

学生在练习舞龙。 李晓丽 摄

“舞龙舞狮是一项十分有价值、有意义的运动,我想通过这项运动将团结奋进的精神传递给学生。”勾柏顺说。

同样在操场上上课的还有威风锣鼓班,激昂的锣鼓声响彻云霄。

6

老师在指导学生击鼓。 李晓丽 摄

为了让学生接受专业的训练,二二四团中学还请来了二二四团三连党支部书记王国涛,在每周周二下午利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给学生们做指导。

该社团老师王芳妮告诉记者,王国涛曾经和山西的威风锣鼓专业人士学习过,他的锣鼓打得好,在连队是出了名的,每年连队的社火表演都是他带着职工排练,获得了连队职工的一致好评。“有了王书记的专业指导,学生们学得更有激情,学生们都很喜欢跟他学。”王芳妮说。

7

学生练习敲锣。 李晓丽 摄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特别是今年春季学期以来,二二四团中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主动创新,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将古筝、扎染、舞龙舞狮、威风锣鼓、剪纸等传统文化引入校园,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兴趣培养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园内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同时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温暖、多彩、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

“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进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然后自觉主动地去学习,这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二二四团中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闫海周说。

作者单位:第十四师融媒体中心


作者:李晓丽 张乐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