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国庆“双节”将至,这个假期时间较长,群众出行意愿较强,此时又正值秋季,部分地区会出现降温天气,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近日,国家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双节”期间,群众出行需要注意些什么来防范传染性疾病?今天我们来到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起来听听专家的提示和建议。
嘉宾简介
王童敏,兵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兵团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记者:中秋国庆假期前后,结合此时季节特点和假期人员流动性较大、聚集性较强这一特殊性,哪类传染性疾病传播风险较大?
王童敏:中秋、国庆“双节”将至,是旅游出行的高峰期,人员往来频繁,流动性大。同时秋冬季也是各类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增加了新冠、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传染病和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另外,因节日期间出入境旅游人员增加,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输入传播的风险将增大。因此请网友们继续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健康安全过“两节”。
记者:群众假期出行应注意哪些事项?
王童敏:一是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形势及相关部门发布的健康风险提示,及时了解相关传染病防控知识,合理安排行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建议暂缓出行。
二是旅途中,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客运场站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假期出行期间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时做好防蚊虫叮咬措施,前往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自然疫源地时不接触疫源动物及产品,有可疑猴痘接触史的人员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三是返程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主动告知医生外出史。
除了上述几点外,还应强调疫苗的重要性,9-10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黄金时期,流感疫苗能很好的预防重症感染,同时建议属于新冠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针对XBB的疫苗,能有效预防重症发生。
记者:一旦发现患了传染性疾病该采取哪些措施?
王童敏:一是发现自己或孩子有发热等症状,怀疑得传染病时,应考虑去医院明确诊断,就诊时戴好口罩,患者在居家期间,尽量能选择一个单独的房间,减少与家庭成员近距离接触,家庭成员尽量减少外出。同时要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元化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
二是做好消毒工作,每天开窗通风换气2次以上,每次30分钟,碗筷用煮沸法处理,(一般煮沸10-15分钟可以达到消毒作用),孩子的玩具、被褥等可以在太阳下面晾晒2个小时,晾晒的时候注意翻动物品,使各面都能直接受阳光照射达到消毒作用。桌椅、窗台、地面以清洁为主,必要时可用化学消毒剂进行预防性消毒。
来源:团炬客户端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