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师医院131人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疫战斗中,其中70名医护人员分布在卡点、集中医学观察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抗“疫”一线。这期间涌现出一幕幕暖心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
三月的昆玉市,柳枝抽绿,杏花绽放,寒冷的冬天已经远去。整座城市渐渐苏醒,慢慢变得活跃,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校园,工厂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商铺也陆续开门,逐步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然而第十四师医院的白衣天使们知道这种时候不能放松警惕,不能有半点懈怠,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继续战斗着。
自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以来,第十四师医院的131人全力以赴投入到抗疫战斗中,其中70名医护人员分布在卡点、集中医学观察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抗“疫”一线。全院上下精诚合作,在疫情面前无人退缩,越是危险越冲锋在前,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期间涌现出一幕幕暖心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
医者仁心 冲锋一线不言退
3月18日上午十一点,医疗垃圾专用车停在昆玉市最后一个集中医学观察点——中利宾馆前。第十四师医院在这驻扎的医生刘凯凯,动作麻利地将垃圾双层鹅颈式捆扎,外喷洒消毒后放在转运箱内,再抬到医疗废物暂存点被拉走。
医疗废物转运后,刘凯凯迅速将暂存点和转运箱消毒处理,并做好医疗废物转移登记。近两个月,集中医学观察点的每一项工作,他都严格按流程操作,一丝不苟,不怕苦不嫌脏。
“我从小就干农活,这不算什么。”23岁的刘恺恺说道。和他一批从甘肃来的新入职医生有7人,基本都安排在集中医学观察点,他们认真对待这当医生的“第一课”。
“他们还是刚出校门的孩子,但是不怕苦不怕累,踏实肯干、肯学,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迅速成长,非常令我感动。”十四师医院副院长曾庆山说道。
去年3月从石河子医院到第十四师医院挂职的曾庆山,原本只挂职半年,他不想刚干出点头绪就离开,就又申请留下半年。疫情暴发,第十四师医院没有隔离病房、发热门诊,他从零开始迅速改建,克服采购环节的种种困难,并按照规范流程培训医护人员,在关键时刻发挥了自己的最大能量。
“疫情暴发那阵,我们每天都在抓紧一遍一遍演练直至深夜,严格规范操作发热门诊工作流程,这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负责管理急诊、发热门诊的医生郑美娟说道。
郑美娟是一名九零后,乌鲁木齐人,从小没有离开过父母身边,在这里转眼已经工作四年多了,这场疫情中她勇挑重担,表现突出,并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月26日至今医院急诊、发热门诊共接诊2032人次,其中,发热门诊138人次,这都凝结着郑美娟和她同事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
护佑平安 坚守岗位不言悔
“妈,我给街上肉夹馍店打电话了,他们给送外卖呢,今天中午你就别做饭了,给小米喝完奶粉就下楼晒晒太阳。”负责急诊、发热门诊的护士张潇潇打完电话,深深叹了一口气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
疫情暴发以后,张潇潇为了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忍痛给六个月的女儿断了奶。由于她的老公是特警,一直也在抗击疫情一线忙碌,孩子就靠母亲一个人看护。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她的姥姥在陕西老家得了重病,身边离不开人。
“那时候我不敢想家里的事,医院本来就缺人手,再说很多人家里都有困难,我还是选择了咬牙坚持下去。实在难受了就去卫生间哭完再继续工作。”张潇潇说到这眼圈红了,她并不是天生坚强,而是一种强大的使命感支撑着她。
同样舍小家顾大家,一刻不离地坚守岗位的,还有预检分诊点的护士郭胜辉。她已经53岁了,作为一名有着32年护理经验的护士、一名老党员,主动请缨把守医院的第一道关口。仅3月18日一天,就有400多名医生、患者、其他工作人员进出医院,对于每一名进出人员,郭胜辉都耐心细致地询问其流行病史、测体温、登记,她桌子上的《预检分诊发热病人登记本》《终末消毒登记本》等七种登记本,已经堆了厚厚一塌,随意翻看一本,都字迹工整,记录规范。
连续在岗位上奋战近两个月的郭胜辉,老伴眼睛和手有残疾,需要人照顾,她也是尽可能自己克服困难。
“我每回家一次都尽量把冰箱塞满,多包一些饺子、多蒸馒头冻着,老伴也非常支持我,他说国家有难,能做贡献非常光荣,他可以把自己照顾好。” 郭胜辉说着说着,眼泪还是下来了。
临危受命 风雨同舟不言弃
“您好,请问您是从哪里过来的?请您把袖子往上拉一下,我给您测量一下体温。”第十四师医院的收费员朱桥平每天不知道要说多少遍同样的话,但是语气仍然保持着礼貌、亲切。
“我虽然是一名收费员,医院缺人手找到我,让我守在第十四师昆玉市公安检查站的时候,我觉得非常荣幸,虽然辛苦,但是能和医院同事一起奋战,能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出一份力,我觉得很有意义。”朱桥平说道。
第十四师昆玉市公安检查站是排查疫情、控制疫情的重要关口,朱桥平不管再疲惫都强打精神,绝不漏一车、一人。
一月底二月初,天气还非常冷,尤其是夜里,为了让进来的车辆接受检查,朱桥平不敢坐进岗亭里,害怕司机以为没人检查不停车,于是一直站在路边,冷了只有不停跳蹦蹦。 有时候有些司机不配合,朱桥平追出去好远也不放弃,急得掉眼泪,实在追不上就赶紧记下车牌号,再和下一个路口的同事迅速联系。
眼下昆玉市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但是第十四师昆玉市公安检查站的任务更重了,进来的人员车辆持续增多,仅3月18日一天,就有971辆车、1457人次进入昆玉,朱桥平和另一名同事,一天下来胳膊几乎抬不动。
“感觉胜利就在眼前了,我再坚持坚持。”朱桥平说道。
在第十四师医院这个集体中,不管什么岗位的人员,都相互扶持,目标只有一个:不完全击退疫情绝不放弃!
“在这场抗击疫情战斗中,我们医院人手少的问题特别突出,现在学校陆续开学,我们在各所学校也派驻两名医护人员,但是我们医院上下心特别齐,劲儿往一处使,人不够我们的收费员、司机、电工都披甲上阵,缺哪补在哪,共克时艰战疫情。”第十四师医院医务科主任李昱辛激动地说道。
作者:马春燕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