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位个头不高,皮肤黝黑,骑着电动车风风火火的女人叫叶春枝,是二二五团民航新村村民,也是二二五团丰利达合作社理事长,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龙姐”。
叶春枝是2018年9月从湖南迁至二二五团的村民,刚到二二五团的叶春枝通过考察,发现村里有很多援建的大棚闲置,也让叶春枝心生一计,这些大棚要是利用起来,能赚不少钱啊!敢想敢干的叶春枝,主动找村委会了解情况。
通过考察和了解,叶春枝看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广阔,她觉得应该凭借自身的经验和技术带领更多的人富起来,扩大经营规模,走集约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大棚种植路子。
起初,附近村民都不敢尝试种植,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叶春枝率先做出表率,聘请翻译,邀请家庭困难户在自己的合作社参观学习,讲解大棚种植的好处以及目前蔬菜市场的现状,并承诺免费提供自己的防治药物和种植技术,极大提高了农户的积极性。在她的带动下,村民开始大胆地种植蔬菜,掀开了二二五团种植大棚蔬菜产业新篇章。
2019年7月,叶春枝带领大家种植的第一批蔬菜出栏,西红柿、芹菜、茄子、包菜等各类生鲜蔬菜大丰收,参与其中的村民都尝到了甜头,合作社全体成员积极性一下子提高起来,不少村民也跑过来找叶春枝要跟着她学习大棚种植技术。
当合作社步入正轨后,早出晚归是叶春枝的生活常态。骑上电动车,她每天穿梭在村民家中,通过和村民面对面地交心交谈,她充分了解掌握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忧,认真做好记录并思考解决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合作社的发展思路。
为了解除大家种植大棚蔬菜的顾虑,叶春枝采取先供苗、有效益再付款的方式来激发村民种植热情,她主动到于田县寻找收购伙伴,并与种植村民签定收购合同,在蔬菜丰收时节指派专人负责采摘、运输、销售。虽然暂时牺牲了部分合作社的利益,但赢得了群众称赞,合作社成为大家心目中有社会责任、值得信任的地方。
叶春枝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村民的思想,从“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为让更多村民能从种植产业中获得更多收益,她通过优先聘用家庭困难户到自已的企业务工、流转村民土地入股、出租村民闲置农房、集中为缺乏劳动力和技术的贫困户进行托管,让村民享受到“入社务工有薪酬、自愿入股有分红、企业增值有分成、闲置资产有收益、产业风险有保障”等五重红利。她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形成以“合作社+困难户”的扶贫创新模式,惠及农户100余户,使困难户从产业中得到持续增收。
叶春枝从小就生活在农村,深知农民疾苦。自从合作社产业稳定以后,她经常上门慰问村里的老人,为他们送去慰问金、食用油、大米等。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果断把自己种植的3吨新鲜蔬菜捐给团场,送到村民家中,保障了村民的蔬菜供应。
麦提肉孜一家,是叶春枝带动的家庭困难户之一。在大棚种植之前,靠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一年收入只够生活,自从跟着叶春枝进行大棚种植以后,不仅还了家里2万块钱的外债,借助国家政策还盖上了新房,家里装上了电视、洗衣机等。后来叶春枝自掏腰包花了8000块钱,为他的新房子添置了两张床,一套沙发,使他家里的面貌焕然一新。麦提肉孜还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幼儿园,每逢过年过节,叶春枝都会为他的两个孩子添置新衣服,一家人对她充满感激之情。
如今,叶春枝带领的丰利达合作社,是二二五团首个最大的规范化的蔬菜种植示范园,每年可提供优质蔬菜200余吨,解决了二二五团生鲜蔬菜无保障的难题,也填补了周边地区蔬菜市场缺口。该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40个,帮助58户家庭困难户建立起自己的大棚种植基地,人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也没干什么,现在国家助农政策好,团场扶持力度大,想着只要我们敢想敢干能吃苦,就不会没有好日子。一个人富,两个人富,大家都富,整个村也就富了,大家拧成一股绳,只会越来越富。”叶春枝说。
作者:刘秋月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