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沙海老兵精神征文 | 老兵爱情

来源:多彩昆玉     点击量:1030   发布:2020-12-31
分享到

2020年12月30日,是四十七团沙海老兵刘来宝逝世一周年的日子。沙海老兵用生命诠释了因为一道特殊的命令,坚守沙漠一生的誓言。

曾经,我有幸多次采访沙海老兵,每一次采访都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感动。让我最难忘的是刘来宝和他维吾尔族妻子努尔莎汗的爱情故事。

去年刘来宝去世时,努尔莎汗将他生前的绿军装叠了又叠,摸了又摸,最后还是不舍地将整齐的旧军装放进了棺材里。努尔莎汗说:“这是你一生最珍爱的宝贝。就让它陪着你吧!”

他们的爱情故事,着实令人赞叹。刘来宝是来自甘肃的老兵,在当时的昆仑农场(四十七团前身)当一名炊事员。1958年38岁的刘来宝经介绍认识了努尔莎汗。努尔莎汗是个可怜人,她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双双去世了。十三四岁,她就去一师当保姆帮着带孩子。

两人自愿结合到了一起,订婚的时候,刘来宝为努尔莎汗扯了一块黄底的花布料,努尔莎汗用这块布缝了一件小褂,作自己的新嫁衣。

和刘来宝结婚后,努尔莎汗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了丈夫的姓——“刘”,至今身份证上的姓名还是“刘努尔莎汗”。

婚后,两人就在地窝子里安下了家。一个小橱柜就是努尔莎汗最“值钱”的家具。

努尔莎汗嫁给了沙海老兵,也把自己的人生献给了屯垦戍边的事业。最初,她被分在基建连,从备料干起,一天要打650块砖坯。她累得直哭,可没有想过离开丈夫,也没有想过离开四十七团。她在昆仑山下的采矿连下过煤矿,在农田里干过农活,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怀第一胎时,直到临产她还在地里干活,孩子生在了地头上,令人痛心的是孩子只活了不到半个月就夭折了。

一天,一位老乡来找努尔莎汗,说有一对河南夫妇要回老家,孩子多,养不起,最小的女孩才6个半月,想送人,问她要不要。她不想要,她还那么年轻,想自己生。老乡再三跟她说:“你养上吧,那娃娃可怜哩。要不你先去看看……”她不忍心再拒绝。一看到孩子,那么瘦弱,母爱涌了上来,努尔莎汗把这个汉族女孩抱回了家。

后来,努尔莎汗在1970年、1973年又生下了两个女儿。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夫妻对养女也视如己出。

养女长大后,努尔莎汗把她的身世告诉了她,还让她带着礼物回河南老家看望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后来养女在和田安了家。努尔莎汗对养女说,如果她的父母愿意到和田来,就把他们接到和田来养老。努尔莎汗宽阔的胸怀被广为流传。

有一次,我跟随领导到刘来宝家中看望他们老两口,历经生活风霜的两位老人晚年过得安详宁静。努尔莎汗说:“我要把老伴照顾好。”近80岁的努尔莎汗脸上还是流露出幸福的笑容,她还是为自己嫁给了一位为和田解放做出过贡献的老兵而感到自豪。

此刻,四十七团红军小学传来了学生们稚嫩的朗诵声:“……对您们的苦难、艰辛、光荣和奉献,子孙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强国富民的旗帜,我们世代高举。”



作者:刘秋月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