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护林员的15年坚守

来源:多彩昆玉     点击量:1004   发布:2021-04-17
分享到

春日的二二四团是彩色的,嫩绿的柳芽、红色的榆叶梅、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桃花,一幅油画跃然眼前。

13


美丽的景色背后总有人在默默付出。4月9日早上八点钟,天刚亮石福松就起床了,他吃完早餐来到了自己工作的二二四团西界林带。

石福松告诉记者,目前要给林带浇水,由于是新建的灌溉设施,害怕工人不熟悉灌溉设备,决定自己给看守的1850亩防护林进行第一遍灌溉,这是体力活,要垒梗子、堵水、引水、平整土地,他却不觉得辛苦。眼看到了中午,他坐在田埂上吃点干馕就着矿泉水填饱了肚子。

“中午时间紧张,跑回家做饭吃饭来回折腾,太耽误时间,林带正在灌溉,我也不放心离开。”石福松说。

就这样一块林带接着一块林带的干,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干了一天活的石福松,裤子上都是泥土,后背也被汗水浸湿了,拖着一身疲惫,他还不忘再检查一遍已经浇灌的林带,确定没问题了才驾车回家,到家已经晚上11点钟了。

14

由于15年如一日看守林带,石福松是远近闻名的护林员。2006年退伍转业后,他来到二二四团林业工作站自愿当一名护林员,一干就是15年。15年间,他的足迹踏遍了团场的每一条防护林带,防护林的一草一木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经常走连入户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做到全天候巡逻,巡查各个连队的生产用火,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他不计个人得失,主动拿出自己的打药罐和拖拉机,无偿为全团防护林进行病虫害防治。他带头入股团场成立的苗木合作社,带动团场其他职工积极入股,一方面增加了职工收入,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团场职工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他坚持学习,每年冬天自学防护林管理、种植、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石福松更是觉得自豪和责任重大。他说:“我是一名党员,不仅要处处作表率,更要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他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石福松的车后备箱里放着胶鞋、坎土曼、树木杀虫剂等,全是管理树木用的东西。他说:“我买这辆车就是因为它大,可以装的工具多,这样我干起活来才方便。”

一年四季,石福松几乎每天都要到西界林来转转,15年的坚守虽然辛苦,但是石福松说起来却是幸福的,他说:“我这个人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我就喜欢树,管树、种树,和树待在一起我很安心。这些树都是我看着从小树苗长大的,我对它们有感情,我真心喜欢干这份工作。”

说起以前的二二四团,石福松是记忆犹新,2006年至2010年,气候恶劣,一阵大风沙刮过,新栽的树苗就会被刮死。石福松和他的同事不断地补苗,细心呵护,他们用稻草为小树苗穿上“衣服”,又用铁丝把滴灌带和树苗固定在一起。就是这样一棵树一棵树地保护着,一天一天地辛苦付出着,现在20多公里西界林成为了二二四团的绿色屏障。

“我们要感谢这些树啊!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以前的二二四团什么样,几天一次风沙,我每天被风沙刮得像‘土猴’一样,头发里、鼻子里、耳朵里全是沙子。可是现在你再看,咱们团场环境多好啊!红花绿树像一座花园,雨水也多了,到处都是绿色。”石福松说。

如今,二二四团植被覆盖面积超过23万亩,形成了防风基干林、农田林网和居民点绿化相结合的综合防护生态体系。只见绿洲片片,条田成网,渠系密布,林带苍郁,农舍成片,形成了令国内外瞩目的人工生态景观。



作者:刘秋月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