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近期,四十七团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重新布展,过去纸质的照片都改成了喷绘的高清图片。有几张十年前第十四师老战士在北京参观的合影照片放在了十分显眼的位置。
“201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按照中央有关领导指示,特邀曾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过的31位老战士代表,赴北京参加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岁月无情,如今,那些曾生活在四十七团的老战士都走了,唯有用照片和他们使用过的物件纪念他们了。”四十七团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工作人员牛慧芳说。
1949年12月,为了粉碎国民党残余势力在和田地区的反革命暴乱,十五团1803名指战员历时18天,行程1580里,徒步横穿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创造了我军进军史上的奇迹。在粉碎敌对势力企图发动叛乱的阴谋后,全体官兵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集体就地转业,铸剑为犁、开荒造田、屯垦戍边,他们就是四十七团的老战士。为了新疆的发展稳定,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宁,为了祖国的统一,他们和兵团其他师的老战士们一起在新疆艰苦创业,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挖渠引水、开荒造田、治沙治碱、植树造林,建成了一片片绿洲、一个个农场、一座座新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十年前,由于这些老战士中大部分人还从未走出过新疆,甚至还从未坐过火车、飞机,党中央、国务院对他们十分关心和厚爱,特别邀请他们到北京,看看祖国的变化与发展。来自和田地区、兵团第十四师的17名老战士代表及其家属与北疆的14名老战士代表共计31人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战士代表应邀参加了为期七天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31位老战士的平均年龄都在83岁,最大的已经89岁,最年轻的也已经75岁。虽然都已近高龄,但他们身着白衬衫,个个精神抖擞,胸前的军功章金光熠熠。
“我还记得出发那天,四十七团老战士张友林特别激动地说他是第一次来北京,说党中央、国务院没有忘记他们,实在太高兴了。特别表达了北京市对口支援第十四师后,无论是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实现了当年援助,当年见效的好成绩,说起那些他非常激动。”当年的随行人员、第十四师老干局干部宋捍东回忆说。
“出发的时候,老战士们在家人和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坐上了飞机,他们都激动地要看看伟大的首都北京。到了北京,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门为老战士代表每人赠送了慰问金和一部相机,希望这些老战士们在北京参观调研,开心愉悦,留下美好记忆。活动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随行工作人员都用最灿烂的笑容、最温馨的服务为老战士们提供便利,这让老战士代表及其家属深切感受到了首都人民的真情厚意。”宋捍东说。
活动中,老战士们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宏伟的天安门城楼、壮阔的天安门广场,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让老战士们流连忘返。老战士们还参观了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国家博物馆参观,期间还前往国家大剧院,观赏了一台《唱支山歌给党听》音乐会。最令老战士们激动的是,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
“在纪念堂北大厅中央3.45米高的毛主席汉白玉坐像前,老战士代表们在亲属的搀扶下,一一敬献了哀思和黄色菊花,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各个都泪流满面。”以“兵团精神”报告团成员身份随行的工作人员图尔逊那依·巴图尔回忆说。
“四十七团老战士张友林眼泪一直止不住,他说终于了却了一生的心愿!他说有一肚子的话想对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可是到了跟前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他们久久不愿离去,就一直在那儿久久鞠躬,现在回想那个画面我的眼圈不自觉就湿润了。”图尔逊那依·巴图尔回忆说。
活动中,老战士代表们还如愿登上了北京八达岭长城。
“爬北京八达岭长城那天,下着毛毛细雨,我考虑到老战士们年纪都大了,劝他们别要往前走了,看看就行,但是他们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精神非常振奋,还在长城上放声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此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当时担任四十七团干休所所长的舒万福说。
七天很短暂,又很充实,北京之行,让每一个老战士都收获了巨大的满足和感动,实现了他们长久以来的心愿。
“等结束北京之行,老战士们来到机场,机场工作人员、公安民警、乘务人员,一听说这些是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老战士代表们,他们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征得领导允许后,纷纷主动与老战士代表们合影留念,以示尊重和敬仰。虽然十年过去了,但是和老战士一同进北京的每一幕都仿佛发生在昨天。”舒万福感慨地说。
十年过去了,这些老战士们陆续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永远长存!
作者:龙振华 马春燕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