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销一体 提质增效
第十四师昆玉市224团是兵团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产业的农场,种植业水平高,但养殖业和加工业一直是团场的短板。团场需大力发展养殖业,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狠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有效地带动了全区经济的发展。
重点推进肉牛、肉羊养殖,形成包括饲草、养殖、屠宰、冷链、食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通过“强畜”最终带动全程畜牧业发展。目前团场已经建成14.69万平方米的两个标准化养殖小区,正在洽谈的招商引资包括100万头生猪养殖企业及年产16万吨饲料厂建设。
目前,昆玉市初步形成了标准化饲喂、繁育、养殖等体系,正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精准服务 改良品种
一牧场四连是一个耕地稀少,但却拥有十余万亩天然草场的典型牧业连队。虽然一牧场四连拥有广袤的天然草场,但是平均海拔约3500米,草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草原植被种类少、密度小,牲畜生长慢,而且个头也比较小,所以收益并不是很高,产业发展也很缓慢。
在经过讨论和研究,一牧场四连决定通过品种改良的方法提升羊的品质,提高单价,同时成立合作社进行育肥,通过散养和圈养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养殖规模。
此外,连队“两委”带头成立了合作社,搭建了羊圈,合作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担负品种改良工作。牧区牲畜品种改良既是改变传统放牧方式增加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又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振兴连队畜牧业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与牧场的发展相契合。
集中养殖 效益更优
近年来,和田地区依托一批扶贫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打造“十万、百万、千万、亿”级农业主导产业集群,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联合体+基础户”联合体。
2020年,皮山县对养殖业进行优化,在发展兔养殖的4个乡镇和鹅养殖的7个乡镇共成立了11个特色养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养殖能手+农户”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养殖技术难题,还解放了更多劳动力。
现在,龙头企业、合作社不仅是全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力军,更成为发展畜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支撑
种养结合 效率更高
选择优质饲草良种,兼顾防沙治沙,发展饲草种植。利用全团现有土地及二期开发土地资源,依托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大力发展“草畜一体化”。
一牧场结合牧场实际,把青储饲料种植作为一牧场五连的主要产业之一,在一牧场五连推动林下饲草料种植、青储玉米种植等多元化饲草料种植。今年一牧场五连连队种植了1.2万亩的青储玉米、3400亩的苜蓿、500亩豌豆和400亩小麦,预计经济效益可达800余万元,这些饲草料的种植,不仅为畜牧养殖提供了饲料保障,也提高了连队的土地利用率。
畜牧养殖作为一牧场的支柱性和特色优势产业,长期以来,优质饲草供给不足、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制约了一牧场畜牧养殖业发展,影响了职工群众收入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一牧场根据牧场实际,找准定位,着力推进一牧场饲草料种植业发展,建设饲草料种植基地,推动种养结合一体化发展,逐步向以基础肉羊繁育、育肥为主体,以饲草料种植为依托的种养一体化方向发展。
作者: 编辑: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