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团6种农作物种子搭乘神舟十四号飞船“上天”
北京时间6月5日17时42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这意味着兵团选送的玉米、棉花等6种农作物种子顺利进入太空,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这是兵团首次参与太空育种实验。
“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下,这些植物育种材料将产生内部结构、染色体等方面的变化。返回地面后,科研人员将研究并培育更加优质、高产、抗病的新品种。”兵团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和农药管理处处长胡建国介绍。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参与太空育种实验是兵团做强种子“芯片”、打造“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区”的积极探索。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爱萍参与了此次太空育种试验选种工作。“利用太空强辐射、高真空、弱磁场、微重力等环境,种子变异范围更广,也为种子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张爱萍说, “能够将种子送到太空进行育种实验,非常兴奋和激动。”
这次搭载神舟十四号飞船“上天”的兵团种子有玉米、西瓜、甜瓜、水稻、番茄、棉花6个品种,共20份,材料总数12000粒,重约1公斤,均由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选送。
一粒种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意义重大。近年,兵团育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供种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主要农作物制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良种覆盖率达100%,制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八分之一和七分之一,已建成全国重要的棉花和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今年,兵团玉米制种面积超50万亩,可为国内玉米产区提供两亿公斤良种。
太空育种实验成果的运用,对进一步加快兵团种业创新攻关、建设现代化种业基地,满足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蒋革、陈兰、禚艺、丁梦飞、曹玲玲)
兵团各级广泛开展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兵团各级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引导职工群众践行低碳生活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兵团生态环境局运用多种方式,推出一批宣传作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引导职工群众自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引领者。
各师市积极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组织职工群众进企业、进车间,实地了解企业环保设施建设情况,拓宽参与渠道,营造社会各界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同时,兵地联合开展宣传活动,相关单位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等形式,向兵地各族职工群众普及湿地保护、农田残膜治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等知识,引导职工群众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素凡)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