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八师一四三团九连职工喜摘丰收的蟠桃。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清 摄
对于八师一四三团职工群众而言,2022年7月13日这一天值得永远铭记。
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一四三团,深入连队、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考察调研,并同干部职工群众亲切交谈。
“总书记来到咱团场,让我们无比振奋,这是对我们的巨大鼓舞。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兵团职工群众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四三团党委书记、政委王勇激动地说。
棉田里的殷殷嘱托
7月,正值棉花花铃期,大片绿油油的棉田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7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一四三团农一连。在农一连棉花种植基地,总书记走进田间,察看棉花长势,向正在田间劳作的种植户、农技人员询问棉花种植、销售和家庭收入等情况。
农一连农业技术员谢勇向总书记汇报:“团场的棉花种植已实现全程机械化,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6.5%,全部采用膜下精量点播和节水灌溉模式种植,产量比过去大幅增加,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八师石河子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约占兵团的四分之一。石河子“银力”牌棉花在国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得到全国纺织企业的普遍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兵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条件好,在粮棉油、果蔬生产等方面优势明显,要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兵团发展的政策,发挥兵团优势,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农牧业绿色高效发展。
谢勇说:“今后,我一定会把棉花管理得更好,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贡献力量。”
蟠桃园里的鼓励赞许
走进一四三团九连蟠桃种植园,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翠绿。一颗颗饱满红润的蟠桃掩映其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浓浓的香气,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在桃园,我向总书记汇报,我种植的蟠桃品种叫‘中国红’,象征着我们的日子红红火火。”说起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九连职工倪泽寒激动不已。
一四三团素有“中国蟠桃之乡”美称,职工种植蟠桃已有数十年。近年来,该团不断引进新品种,提升蟠桃质量,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每年从6月下旬到9月中旬,该团鲜桃不间断供应市场,团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蟠桃种植基地之一。
为发挥蟠桃产业优势,一四三团打造赏桃花、品蟠桃、蟠桃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建好桃园农业生态旅游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每年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蟠桃种植、销售和职工家庭收入等情况,对这些年连队鼓励和支持职工发展种植养殖业、生态观光旅游和农家乐产业,增加职工收入的做法表示赞许。
“总书记来到连队蟠桃种植园,让我们充满了干劲。”九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郭红忠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要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职工群众致富;传承弘扬兵团精神,把九连打造成新型连队。”
广场上的深情寄语
夏日的一四三团花园镇广场,绿树成荫。职工群众在广场上跳健身操、打太极拳,孩子们欢快地嬉戏玩耍……
当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车辆驶入广场,广场顿时沸腾起来,大家高兴地围拢过来。“总书记好!总书记好!”大家激动地向习近平总书记问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见到总书记时,75岁的退休职工马桂英正在花园镇广场锻炼身体。“我和大家一起鼓掌,向总书记问好。”马桂英说,“搬进了楼房、退休金连年涨,团场小城镇建设得跟城市没两样,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好日子源于党的好政策,我要教育子女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八师一四三团太极柔力球队在团场健身运动会上表演(资料图片)。(据本报资料库)
近年来,一四三团不断提升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促建设,聚焦民生关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打造现代宜居宜业宜游新城镇。
一四三团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文体广场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和养老院建设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以精细化管理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
习近平总书记说,兵团的战略作用不可替代。要加快推进兵团改革,深化兵地融合,打造城乡和谐的田园式家园,充分发挥兵团作为安边固疆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大熔炉、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场的干部职工群众深受鼓舞,广场上再次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大家依依不舍地向习近平总书记挥手告别:“总书记,欢迎您再来!”
(采写记者 徐彤彤 史进 禚艺)
作者:徐彤彤 史进 禚艺 编辑: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