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心田——十四师昆玉市文化建设观察
从机关到工厂车间,从田间地头到学校课堂,先进典型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党员干部、职工群众见贤思齐,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
建成沙海老兵红色教育基地,举办沙海老兵节系列纪念活动,实施红色传承脉络谱系梳理项目,扎根红色沃土传承弘扬老兵精神;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文创空间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职工群众前来参观。
近年来,十四师昆玉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今,该师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各族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凝心聚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前,第八届兵团道德模范名单公布,十四师二二四团四连职工苗彦彦和四十七团退休干部舒万福分别被评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喜讯传来,十四师昆玉市迅速启动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工作,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和宣传苗彦彦、舒万福的事迹。
近年来,十四师昆玉市深入挖掘、选树和培育“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最美奋斗者”“兵团好人”“兵团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先后涌现出张永进、刘厚彬、图尔迪·麦提托合提等百余位国家级、兵团级先进人物;广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各族职工群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连日来,十四师昆玉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文明实践活动,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十四师昆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逐渐发展成为各族职工群众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和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切实发挥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激励各族职工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截至目前,该师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9个,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培根铸魂,广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工作,如今,十四师昆玉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稳固。
守正创新,传承老兵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位于十四师四十七团的老兵精神展示馆是兵团的一处闪亮红色地标,无数人被沙海老兵的故事所震撼、感动。
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如何让老兵精神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影响力?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四十七团广场上矗立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纪念碑对面是以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和老兵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老兵精神展示馆;广场西边不远处,是由沙海老兵故居改建而成,集参观、学习、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沙海老兵村;距离团部20公里,还有一个“三八线”老兵纪念园,三百多位沙海老兵长眠于此……为了满足各族职工群众追寻红色文化、体验红色之旅的需要,十四师昆玉市整合红色资源,将四十七团一个个红色地标串联成红色旅游线路,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带着敬仰而来,聆听沙海老兵故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兵团精神、老兵精神的洗礼,汲取奋进力量。
——举办沙海老兵节系列纪念活动。2012年至今,十四师昆玉市已成功举办十届沙海老兵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鲜活讲好老兵故事,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参观,还激励各族职工群众扎根红色沃土、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荣光。
——强化保护利用。近年来,十四师昆玉市深挖红色资源,在做好沙海老兵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召开理论研讨会、拍摄电视剧、制作纪录片、创作话剧、出版系列丛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老兵精神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回应期盼,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十四师昆玉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回应职工群众的新期盼,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为各族职工群众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为了不断增强各族职工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参与感,十四师昆玉市整合公共文化资源,于2020年建成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文化传媒中心。目前,文化传媒中心图书馆拥有藏书6万余册、电子图书20万余册,体育馆内各类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截至目前,该文化传媒中心共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各类文体活动近300场,直接服务职工群众8万余人次。
今年以来,十四师昆玉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环塔里木文化传播与共建共享工程、边境文化长廊工程、旅游兴疆工程建设,投入1.18亿元用于沙海老兵红色教育基地、生态体育公园、一牧场军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今年以来,十四师昆玉市依托文化传媒中心、农家书屋、乡村大舞台、职工文化活动中心等137个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基层”“送万福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270余场次,把“文化大餐”送到各族职工群众家门口。
十四师昆玉市从实际出发,围绕“一红一绿”两大核心资源,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确定了“一体、两翼、多边”的旅游空间布局,建设昆仑山大峡谷、吐尔迪庄园等旅游景区,举办沙海老兵节、昆仑山大峡谷旅游文化艺术节、二二四团枣花节等节庆活动,打造涵盖5大主题的10条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场场活动、一项项成果,描绘出十四师昆玉市扎实推进文化建设的生动图景。如今的十四师昆玉市,正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以文化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前行力量,引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创新伟业。(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小薇 通讯员 刘东生)
来源:兵团日报
作者: 姜小薇 刘东生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