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记者走进皮山农场丝路和融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内,看到一排排绿意盎然、青翠欲滴的蔬菜苗排列成行、长势喜人,一株株青枝嫩叶、香气扑鼻无花果树鳞次栉比、生机勃勃,来自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的兵团科技特派员王开勇教授正在查看蔬菜苗育苗情况及无花果长势,并向种植户进行农作物种植管理指导讲解,为今年农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注入科技力量。
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农学院教授王开勇说:“新的无花果树,需要加紧进行催芽工作了,温度回升速度很快,要把这些无效枝赶快剪掉,用一些生长调节剂和新的方法做调整,促进它们的生长。”
据悉,皮山农场丝路和融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有246座无花果种植大棚,56名社员。近年来,通过科技特派员王开勇教授及其团队的技术指导,在无花果科学培育、合理管护、土壤调整、施肥技术等方面提供了技术帮扶,通过高校的技术优势促进科研成果到生产力的转化,加快无花果等农产品特色化、产业化发展进程,让皮山农场的不少职工群众收获了“甜蜜”生活,很多职工群众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皮山农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干旱少雨风沙大,土质沙化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当地职工群众。近年来,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高校持续选派科技特派员团队赴皮山农场下沉基层连队、农业园区、涉农企业“一线”,切实解决基层农业发展“急难愁盼”问题。
石河子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农学院教授王开勇说:“今天看了好几个育苗棚,番茄和辣椒的育苗非常好,苗齐,出苗率也都达到了98%左右。同时从南瓜育的苗就可以发现,新的南瓜种子育的苗还是很好的,但是也不是完全没有问题,还是出现有大小苗的情况。这就是在给水给肥的时候还是不均匀,所以会出现出苗早晚的情况,要对种子优选一下,在给水给肥的时候,尽量要给的均匀。”
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王开勇教授及其团队深入春耕生产一线,走进农场种植大棚、红枣地等田间地头,为种植户们提供“手把手”指导、“面对面”培训,让职工群众更好地掌握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科学的种植管护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皮山农场丝路和融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负责人阿地力·阿不都拉说:“今天石河子大学的王老师来到无花果基地,指导了我们在无花果和蔬菜管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下一步,皮山农场将持续发挥好科技特派员的科技赋能作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帮扶,解决农业生产技术瓶颈,为农业发展“把脉支招”,为乡村振兴添智增力,打通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驾护航。将“科技之花”根植在南疆大地之上,用“科技之光”照亮职工群众致富路,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答卷。
作者:王平平 廉紫煜 编辑: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