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在兵团 | 条条滴灌带让沙漠变良田二二四团改善生态带来好日子

来源:胡杨网     点击量:338   发布:2023-06-06
分享到


 6月3日,记者走进十四师二二四团,立刻被遍布于农田、防风灌木林及绿化带中绵延的滴灌带所吸引。二二四团二连职工刘福春夫妇在初心枣园里边忙碌边向记者介绍:“我俩正在给枣树摘心、抹芽,这么做也是为了保障后期红枣的品质。”

1

十四师二二四团初心枣园。 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刘福春从2004年就开始在当地种植红枣,接近20年的种植经验让他成为种枣的行家里手。当地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的建成更是让红枣种植提质增效,让刘福春受益匪浅。

这一条条滴灌带就是团场发展、职工致富的动脉血管。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二二四团是兵团在本世纪新建的现代化团场。该团所在地原是杳无人烟的亘古荒漠,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2600多毫米,极度干旱。二二四团建团之初,兵团就确立了兴建节水灌溉示范区的发展思路,建成了由长达50公里的皮亚勒玛引水干渠、容积500万立方米的全防渗沉沙调节池、3条主干输水管网和密布田间的地下管网及地面滴灌设施共同构成的节水灌溉系统。

如今,二二四团作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自压式节水灌溉示范区。自压式滴灌技术主要利用地形形成的坡度和落差产生压力,通过管道与地面滴灌设施配套,将水滴到作物根部,具有减排、节水、省工、省电等特点。二二四团共有23万亩土地实现自压式滴灌,输水主管网长81.43千米,相较于普通的漫灌,每亩地可节省水300余方。与此同时,自压式滴灌技术也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消耗,全团灌溉设施一年用电仅为800千瓦时左右。

2

颇具童真的二二四团初心枣园大门。 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说起二二四团20余年的变化,刘福春连连慨叹:“沧海桑田,恍如梦中!不敢相信,却在巨变!”经过多年的努力,刘福春夫妇经营的初心枣园已打出“和田玉枣”的品牌,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在二二四团,“和田玉枣”的品牌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如今,占地114平方米的红枣产业文化园在二二四团落成,培优红枣文化、打造红枣文旅精品品牌成为二二四团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路子。

二二四团二连党支部书记过玉朝对于连队发展颇有信心:“初心枣园的建成,结合设施农业发展,吸引了不少周边的职工群众前来旅游打卡。戈壁变绿洲、红枣甜出名,这就是兵团人的精气神儿!把无形的精神笃定转化为实干出来的兵团精神展示给游客,游客们都表示要多带孩子和朋友来连队观光。”

3

初心枣园的观光栈道。 胡杨网记者 李雨浪 摄

滴灌改造沙漠,沙漠变成良田,良田种出玉枣,枣园引来游客……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改善生态给二二四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目前,团场全面整合现有的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以枣花文化旅游节为载体,依托二连初心枣园,打造集研学、观光、采摘体验、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红枣产业示范园区,全长300米的空中生态木栈道、“初心枣园”大门、“千秋时光”文化长廊等网红“打卡点”相继建成,玉枣DIY工坊、灯光亮化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串“网红打卡点”、连“精品旅游线”,二二四团围绕旅游全域化发展总基调,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向内容化、品质化、品牌化方向转变。

近些年,二二四团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基地”“生态农业科技进步团”和“国家级引智示范推广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作为兵团四个灌区之一入选2022年度全国节水型灌区名单。(胡杨网记者韩晓怡、李雨浪)



作者:韩晓怡、李雨浪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