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师昆玉市:昆仑山下 玉润之城

来源:​兵团日报     点击量:1064   发布:2023-06-26
分享到

昆仑山下 玉润之城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徐彤彤

1788933_97e8f82e-2fbc-44bc-8b37-92a2d14028c1copy

在十四师二二四团首届枣花文化旅游节上,游客在枣园游玩(摄于2022年5月30日)。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1788933_8b356209-c6a2-490c-9be6-6fcac6e6fc6bcopy

小朋友在十四师昆玉市图书馆阅览图书(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1788933_c6b1201e-2a36-443f-ac75-e760485b1b58copy

工人在新疆秋实双久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作业(资料图片)。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洋 摄

1788933_ae27b3b8-6ae7-48cd-9aa1-e9c2e2e8a037copy

航拍十四师昆玉市一隅(资料图片)。兵团日报常驻记者 刘秋月 摄

大漠之南,昆仑之北,军垦新城,名为昆玉。昆玉市名源于中国最早的文化典籍《山海经》——昆冈出美玉。

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荒野,到“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的沙漠新城;从一望无际的万亩枣园,到企业密集的产业园区;从维稳戍边的老兵精神,到再立新功的时代新貌……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四师昆玉市的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交织出多姿多彩、开放奋进的新画卷。

红是昆玉的基因,老兵是昆玉的名片。

岁月如梭,曾经的战士逐渐老去,但老兵精神却在这座由老兵一手建立起来的军垦城市薪火相传、熠熠生辉。进入新世纪,一代又一代“沙海新兵”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书写维稳戍边事业的时代新篇章。

短短数年时间,昆玉人民将一片沙漠建设成一座现代化城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一条条干净宽阔的柏油路,一条昆玉河蜿蜒而过……

红色基因孕育出了红色产业。昆玉市孕育出的“和田玉枣”,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农产品交易金奖。“玉枣之乡”是昆玉市的别名,也是大家对她的认可,20万亩集中连片的枣园不仅是昆玉市的致富果园,还是她的绿色屏障。

绿色是昆玉市的脉络。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昆玉市努力成为一座“人在林中、林在城中”的花园新城。昆玉经济技术开发区迅速崛起,坚持招商引资,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建厂先种树,成为招商引资的一大亮点。

滋养昆玉市的昆玉河犹如一条流动的多彩丝带。白天,人们漫步其中;夜晚,灯火明亮璀璨,让人流连忘返。城区内,法桐、沙枣等既有生态效益又兼具经济效益的绿树,随处可见。

绿色也是昆玉市的亮丽名片。

6月,行走在昆玉市的大街小巷,嫩绿色的法桐树叶和翠绿色的槐树叶交相辉映,道路两旁的沙枣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如今,昆玉市主城区各项基础设施完备,按照智慧城市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智慧路灯、智慧洗手台、智慧座椅、智慧卫生间等公共设施,极具现代感和科技感。

昆玉是座年轻的城,是座活力的城,正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来这里兴业居住。昆玉流传着这样一段话:一代更比一代强,英模辈出传佳话。昆玉儿女多奇志,大漠开遍幸福花。

这是昆玉的颂歌,也是昆玉向时代交出的答卷。

黄沙万里今何在,绿树葱茏入眼来。昆仑山下,玉润之城,这座年轻的城,正如昆冈美玉般,散发着温润之光……

作者: 编辑: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