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兵团感恩奋进这一年丨这一年,第十四师昆玉市庭院经济释放大潜能

来源:师市融媒体中心     点击量:118   发布:2023-07-18
分享到

一年来,第十四师昆玉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庭院优美、户户增收、一户一策”原则,大力引导职工群众整合房前屋后空余土地,发展果蔬等农产品种植、发展小作坊及家禽饲养,盘活院内闲置资源,提升庭院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不断提升了职工群众的生活品质。

庭院小园子 增收大空间

盛夏时节,走进二二四团五连职工李培培家的小院,院外鲜花盛开,门口葡萄架上,挂满了紫色、碧绿色的葡萄,院内种植了桃子、李子、杏等果树,果树底下是辣椒、茄子、西红柿等季节性蔬菜,长势喜人,李培培的父母正忙着给院里的花浇水。

11

李培培家小院景色。师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陈欢 摄

李培培告诉记者,母亲马凤玲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时间就会收拾院子,为果树除虫施肥浇水,正是因为母亲精心照顾,每年五月到十月,院里不间断有品质高的水果成熟。“除了家人吃,也会吸引附近职工群众过来采摘购买,一年下来可增收一两万块钱。”李培培说道。

四季瓜果飘香、生机盎然,像李培培家这样的小菜园,在第十四师昆玉市各团场各连队还有很多,一方面职工群众家的小院里零散土地被有效盘活,闲散劳动力有了寄托,生态绿色的农产品在满足自家日常吃的同时,深受市场青睐,另一方面还更扮靓了连队,改善了人居环境,打造更有乡愁的连容连貌。

庭院小作坊 开拓大市场

日前,记者走进皮山农场二连居民谢世垒家的小院里,院子一角的豆腐坊内已是烟气缭绕,热气腾腾,豆香四溢。谢世垒和家人有条不紊地忙着打浆、烧浆、过滤、点豆腐、压豆腐……一道道繁琐的工序下来,一块块色泽白嫩、口感细腻的豆腐就新鲜出炉了。

12

谢世垒和老伴清洗豆浆桶。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丽 摄

谢世垒告诉记者,豆腐坊开在自家院子里为他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节省了很多经营成本,除了生产豆腐之外,还生产豆腐干、豆腐皮、豆腐卷和素鸡等产品。除了供应皮山农场,还销往周边乡镇以及皮山县,每天的纯利润不少于1000元。

师市鼓励各团场各连队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积极探索家庭作坊这一新模式,着力培养具有显著带动和推广作用的庭院小作坊,并通过多样化、个性化、合理化措施,指导小作坊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工艺,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庭院小作坊,不仅实现了家庭增收,还丰富了团场连队的“菜篮子”。

庭院小棚圈 致富大天地

日前,记者进皮山农场五连职工麦麦提·阿卜力米提家的院子,就听到了一阵阵鸽子的叫声,麦麦提·阿卜力米提正在给鸽子喂水。

13

麦麦提·阿卜力米提给鸽子喂水。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晓丽 摄

鸽子在鸽棚里,有的飞上飞下,有的在埋头进食,有的咕咕咕地“聊着天”,它们个个身披雪白羽毛,一对棕色的翅膀,长着粉红色的小嘴,眼睛随着小脑袋时不时地转动着,看上去十分可爱,这些“小家伙”,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彩背”。看到水槽里加满了水,它们争先恐后地争抢着喝水。麦麦提·阿卜力米提说,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自己即使再忙,每天下午都必须到鸽棚里给它们喂水。

麦麦提·阿卜力米提从小就喜欢鸽子,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盯着鸽子看,现在在自家院子里养这些鸽子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寄托了一家人的希望。起初,由于缺乏经验,鸽子养不好,持续亏损。后来,他到处学习养鸽子的知识,自己试着学习给鸽子治病,慢慢摸索出一些养鸽子的经验。近几年,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鸽子繁殖得特别好。去年通过出售观赏鸽,收入达20万元。

师市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职工群众意愿,引导鼓励职工群众在院落搭起小棚圈,大力发展家禽养殖,并采取免费为职工群众发鸡苗、提供养殖技术指导等方式,激发职工群众发展家禽散养的热情及自力更生致富的内生动力,推动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一年,师市发展庭院经济释放了潜能,户均实现增收5500元。随着庭院经济的大力发展,职工群众的收入不仅增加了,各团场连队的环境也愈发干净整洁,呈现出家和、连美、业兴的文明新面貌,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马春燕 李晓丽 通讯员 王平平 陈欢 杨袁鑫)

来源:师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