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团 | 从红色旅游到农家乐,乡村振兴路上的新模式

来源:四十七团     点击量:154   发布:2023-08-01
分享到

说到新疆的红色旅游,不知道小伙伴们能脱口而出的是什么。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几代兵团人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认真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在兵团建设和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近年来,四十七团老兵镇坚持党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文旅融合为媒,大力发展红色研学、培训,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特色产业,着力形成旅游矩阵,为乡村全面振兴添彩赋能。

52

红色,是四十七团的底色。作为老兵精神发源地,四十七团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了这里发展旅游的重要依靠。让红色历史资源“活化”,既能发挥红色教育作用,又可带动就业,提升当地职工群众的收入。深入挖掘团场红色旅游资源,努力打造“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强团”“红色旅游小镇”。坚持以“老兵精神”树形象,以“民俗风情”树特色,以“休闲度假”为补充,打造集学习教育、参观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沙海老兵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A级旅游景区示范点”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同时,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系统整合“一馆、一碑、一园、一树、一站、一村、一市、一书、一剧、一片、一校、一节”等红色资源,串联老兵精神展示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碑、老兵人家展馆、老兵驿站、三八线沙海老兵纪念园、将军树等景点,以丰富的图片展览、实物陈列、影像播放为展出主要形式,还使用声、电、光等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再现了老兵穿越沙漠、进军和田、建设团场的历史场景,充分完善了展示馆陈列内容,不断提高沙海老兵故事的感染力,说服力。在这里,游客可以沉浸式了解老兵故事,接受老兵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根据不同团队需求制定出相应线路模板,当前推出的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路线运行成熟。

53

如今,随着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来团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富有头脑的吐地买买提·吐达洪萌生出了利用自家老房子创业开办农家乐的想法,但苦于没有经验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一直没有行动。在得知吐地买买提·吐达洪的创业想法后,四十七团七连“两委”和“访惠聚”工作队积极出谋划策,通过党支部注册成立老兵镇桃花源综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鼓励连队职工群众利用闲散资金、土地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吐地买买提·吐达洪通过帮助,成为了农家乐的经营者,实现了创业梦。

54

接下来,四十七团将结合文旅融合下特色红色旅游项目的需求和多样化文化资源的传承弘扬要求,从宏观层面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着眼于交通条件的完善、现代化餐宿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乡村特色红色文化博物馆建设等具体策略,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优化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保障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55

华安国际旅行社导游古丽扎尔说:“我是导游古丽莎尔,今天我们华安国际公司旅行社在四十七团,带了一些疆外的游客到这儿来吃饭,在葡萄架子下给我们的游客吃了新疆美味的饭菜,还有一些水果,他们很满意。”

湖北武汉游客杨春惠说:“我是从武汉过来的,因为我想要到新疆玩儿,然后打听到铁路旅行比较方便,我通过12306的官方网站找到了这个平台,开启了愉快的新疆之旅,今天已经是我旅行的第五天了这一路就感觉很愉快。今天中午,我们来到桃花源吃饭,这个农庄的环境很好,然后大家一起席地而坐,尝试这种本地人坐在地毯上吃饭的那种感觉,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感觉很新鲜,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当地很地道的那种酸奶,再加上手抓饭、烤包子,这些东西我以前都没有吃过,觉得非常好。”

56

四十七团七连职工吐地买买提·吐达洪说:“我们四十七团七连桃花源农家乐,结合我们现有的条件采摘水果,有橙子、杏子、桃子、葡萄、梨子、苹果,我们的特色菜是牛尾,自己养的鹅、鸡、鸳鸯鸭。我们这儿一次性能容纳400人,旅客吃的还比较满意,目前来说,游客对我们这里的菜,环境比较认可,一年的毛利就是在100万左右。”



作者:龙 焦 张 虎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