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雪花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见闻:冰天雪地美如画 绿色发展活力足

来源:团炬客户端     点击量:111   发布:2023-12-28
分享到

冰天雪地美如画 绿色发展活力足

——“四季看新疆”之“追着雪花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见闻

冰天雪地,在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学校,踢足球的青少年精神抖擞;在信发集团新疆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智能温室大棚里,巧用工业余热“反哺”现代农业结出香甜果实;400多名建设者不畏严寒、抢抓工期,推进七师奎屯河引水隧洞工程项目建设……

6.1

六师一〇三团学校学生在体验滑冰乐趣。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珺 摄

在为期7天的“四季看新疆”之“追着雪花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中,采访团一行来到十一师、十二师、六师五家渠市、七师胡杨河市、八师石河子市,领略了各师市冰天雪地的如画美景,充分感受到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

在兵团各师市,冰雪运动正成为新时尚,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广大援疆干部人才用实际行动交出靓丽答卷,各族职工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冰雪经济释放发展“热效应”

12月19日,“趣玩雪·向未来”青少年冬令营活动在十二师头屯河谷森林公园开营。当天,采访团一行来到活动现场,体验冬日的乐趣,感受冰雪的魅力。

近年来,十二师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先后举办了两届冰雪文化旅游节,开展雪地足球赛、迎冬奥全民冬季运动推广普及活动等,让游客享受到欢乐、刺激、创新的冬季旅游盛宴。

“去年,十二师第二届冰雪文化旅游节共接待游客15.35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6438.6万元。近期,将推出年货大集、食文化交流博览会、美食节、采摘节、迎新年欢乐跑等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冬季旅游项目,进一步激发十二师冬季冰雪旅游活力。”十二师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婧说。

6.2

军垦第一连滑雪场。图片来源:石河子文旅之声

在八师石河子市军垦第一连滑雪场,滑雪爱好者们“全副武装”,从滑雪道上飞驰而下,享受冰雪世界的“速度与激情”。

八师副师长丁弋介绍说,目前,八师石河子市冰雪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未来周边将增加夜场滑雪、民宿、茶吧等休闲娱乐设施,努力建设“网红”打卡地,将冰雪旅游与兵团军垦文化充分结合起来。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兵团拥有独特的冰雪资源。近年来,兵团不断加大冰雪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冰雪运动服务体系,多个冰雪运动场所、赏冰乐雪园区陆续落地、投入运营,持续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冰雪运动需求。

民生援疆绘就“幸福底色”

“感谢淮安市的援疆专家和七师医院的医护人员,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腰部疼痛问题。”近日,康复出院的李女士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七师医院,为七师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援疆专家王彦平送来了锦旗。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共选派10批55名医生援建七师医院,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提升等方面进行帮扶,逐步完善七师医院科室体系,优化服务流程,健全管理机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6.3

江苏淮安援疆医生胡国栋正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为医共体团场医院患者进行会诊。李欣 摄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七师医院党委书记陈文权表示,援疆专家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实施新项目,填补了七师医院30多项新技术空白。

2021年,作为天津市第一批“组团式”援疆教师,天津市第五中学教师杨磊来到十一师第四中学任教。在学校的协助下,杨磊成立了“趣”编程社团,不仅开启了学校编程课的新篇章,也让学生体验到编程的乐趣。

自2015年9月以来,天津市共有137名援疆教师先后援助十一师5所中小学及职业技术学校,为十一师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十一师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建英表示,多年来,天津市和十一师充分开展交流合作,推动两地师生交往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目前,十一师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三年稳居兵团前三名,5所中学的教学水平已跃升至兵团第一梯队。

教育、医疗事关民生需求,是发展所需、基层所盼。一项项援疆举措、一批批援疆项目,不断提升援疆综合效益,提高各师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极大改善了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

位于八师一三四团的兵团北疆石河子1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现场,一排排光伏板整齐伫立、持续发电,让原本闲置的资源借“光”生“金”。

兵团北疆石河子100万千瓦光伏基地总投资约47.66亿元,建设周期2年。“项目投产后,每年可为八师石河子市提供约21亿千瓦时绿色电能,将有效保障绿色能源供应。”兵团北疆石河子100万千瓦光伏基地项目总指挥沈德军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今年,八师石河子市新能源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而六师五家渠市也坚持以绿色低碳赋能高质量发展。

6.4

六师一〇三团兵团知青纪念馆内,“四季看新疆”之“追着雪花看新疆”主题采访团在聆听讲解。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珺 摄

伴随着天空中飘落的雪花,采访团一行走进六师五家渠市信发集团新疆公司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见大棚内的草莓已经成熟。一座种植草莓的大棚有何独特之处?带着疑问,采访团一行找到了信发集团新疆公司副总经理齐向峰。

“我们采用立体化的种植方式,土地利用率达到94%,草莓产量是普通种植方式的5倍。”齐向峰向记者介绍,“大棚内的气温常年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晚上气温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棚内热源来自附近企业产生的工业废热。”

将“工业元素”融入“现代农业”,信发集团探索出一条工农和谐共生、绿色循环发展的新路子,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不断向空间要土地、要效益,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产值达10亿元。(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丹丹 赵珺)

作者: 编辑:王瑞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