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体健硕,看起来十分精神……”这是大家对石福松的印象。
每天一早,石福松便带着小石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有的背着割草机割草,有的手拿坎土曼修埂子、平整林床,有的拿着电锯、剪刀清理被大风刮断的树枝……
2006年,石福松来到二二四团林业工作站当护林员,成为团里最早的一批护林员。
石福松回忆:“当时的二二四团刚成立不久,植被覆盖率较低。要想在沙漠里种庄稼,就得先建林带,有了林带的防护,地里的农作物才能成活。我所在的林管站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种树。刚来到团场的时候,风沙大,树木养护比较难,新栽的树苗很多都会被风刮死,我跟同事不断补苗,用铁丝把滴灌带和树苗固定在一起,树才慢慢活了下来。”
种树、护树,这件事石福松一干就干了18年。18年间,石福松几乎走遍团场的每一条防护林带,防护林的一草一木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看着团里一年比一年绿,我的心里头就感觉自己特别有成就感。”石福松说。
随着团场植树造林数量的增加,2020年,石福松牵头成立了昆玉市小石头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专业就是主要工作就是培育苗木、对防护林进行管护。
为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石福松坚持学习,自学防护林管理、种植、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同时,他经常走连入户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这些树都是我看着从小树苗长大的,我对树有很深的感情,几乎每天都组织人员到林带里进行整枝、除草、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想办法让它们快快长大,树大了防风能力才会更强。”石福松说,“现在,我每天不到地里看看树,心里就难受得很,我会用一生守护这片绿。”
因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石福松先后多次获得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化奖章”、“第十四师昆玉市优秀生态环境志愿者”、二二四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
在过去的数年间,石福松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防护林的养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他凭借对林业工作的热情和专业知识,使得二二四团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如今的二二四团已在沙漠腹地中构筑起了以林为主,林灌结合的生态防护“绿色屏障”,林地总面积达到23万亩以上,十几年来向沙漠挺进了25公里,上演“人进沙退”奇迹。(文体广电服务中心通讯员 李军峰)
作者: 编辑:王瑞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