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皮山农场依托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第一师医院、第十四师昆玉市人民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共同推动医共体发展建设,实现了“团—连”医疗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新格局,基层医院诊疗水平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看病就医更便利。
“现在怎么样,不发烧吧?”
“输完液可以下床走一走,要多开窗通风,加强饮食营养。”
近日,在皮山农场医院外科病房,主治医师陈斌一边查房一边叮嘱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今年56岁的布麦耶姆·达伍提是皮山农场光明社区的退休职工,几天前,由于阑尾炎发作,被紧急送到团场医院,进行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现在是术后第六天,我妈妈已经可以正常活动了,两天后就可以出院了,医院的服务很好,报销后也没有花很多钱。以前生病了要跑到皮山县或者更远的地方,现在团场医疗水平越来越好,看病不用跑远路了,对我们来说非常便利。”患者家属祖丽皮耶·达伍提说。
在几年前,皮山农场医院还开展不了这样的手术,患者只能选择去皮山县医院,或者更远的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如今,得益于医共体改革建设,这样的小手术不仅能做,胫骨切开内固定手术、子宫肌瘤等常规手术也已经在医院普遍开展。
“皮山农场医院在我们第一师医院的援助下,近3年来,陆续开展了腹腔镜阑尾切除、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下疝修补、腹部沟上开放手术等,效果非常好,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陈斌说。
据了解,皮山农场2023年总住院患者达4700余人,住院量同比去年增加了近2000人次,开展各类手术106台。
为快速提升本地医护人员诊疗水平,第一师医院还选派了一批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到皮山农场医院任职,进行手把手教学,陈斌就是其中一位。
陈斌医生(左一)正在进行现场教学,带领“徒弟”查看病人CT片。师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韩少志 摄
“我是今年4月份,在医共体建设的推动下来到皮山农场医院任职的,来到这里以后,就通过教学查房、专业培训、小讲课等方式,逐步提高这边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诊疗思维,更好地服务患者。”陈斌说。
陈斌所在的外科总共有7位医生,其中有3位都是这两年才招聘的大学生,临床经验有限,陈斌就手把手带着他们从最基本的病历书写、伤口包扎等入手,一步一步提升年轻医生的诊疗服务水平。
蒋映龙是皮山农场医院的年轻助理医师,自陈斌来到团场医院后,他一直跟着陈斌学习。
“在跟着陈老师学习的这几个月里,我进步得很快,对常见病的治疗,可以更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了,遇到不懂的问题,也都可以随时请教陈老师。”皮山农场医院助理医师蒋映龙说。
除了外科建设取得较大进步,皮山农场中医科也深受职工群众的信赖。中医科现设有针灸推拿室、艾灸理疗室、中药室、煎药室等,每天有五六十名患者在这里进行针灸、拔罐、按摩等治疗。
在皮山农场医院中医科,医生正在给患者把脉开方。师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韩少志 摄
据了解,医共体建立以来,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第一师医院、第十四师昆玉市人民医院先后派出外科、儿科、妇产科、麻醉科等16名医疗骨干下沉到皮山农场医院,通过开展医疗技术培训、病例讲解、临床教学等方式,为医院医护人员传知识、授技能,进一步培养中青年临床业务骨干,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重点科室,尤其是中医馆、外科、妇产科、 儿科和急诊科等方面的投入,争取更多上级医院的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到团场医院来,加快重点科室的建设,不断提升医院诊疗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辖区职工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皮山农场医院副院长艾力·玉努斯说。(兵团电视台记者 田宵睿 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芳军 通讯员 韩少志)
作者: 编辑:王瑞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