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方中,男,汉族,祖籍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中共党员,1993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工作,现任职于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喜欢文学,有诗文见诸报端,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著有报告文学《大漠丰碑》、诗歌集《云海苍茫出昆仑》、系列丛书《老兵精神研究》《沙海老兵口述史》(合著)等。
王寒冰,男,汉族,1993年9月生,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学院,现任昆玉市毓秀传媒广告有限责任公司总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曲艺家协会理事、第十四师昆玉市作家协会主席和田地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昆玉市政协委员。2022年导演话剧《沙海老兵》;2023年出版小说《拓荒》,获得兵团文艺精品工程扶持;2022年排练小品《第一书记》,获得兵团文艺精品扶持,在兵团文艺作品展演中获得三等奖;2023年撰写连环画册《沙海老兵》,获得国家文艺基金扶持;2024年撰写导演话剧《昆仑情缘》,获得援疆资金扶持。
前言
贫困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并为之顽强奋斗的美好理想。贫困在中国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中国正处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国家正处于积贫积弱状态,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责任意识和无畏的担当精神,在长期扶贫脱贫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在2020年让占全球人口总数近1/5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让中国人民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上迈出坚实一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让世界人民看到脱贫致富的光明前景,为消除贫困持续奋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深刻阐述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是主战场。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场与贫困的鏖战在神州大地上决出了胜负。
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有1800多人牺牲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姜仕坤、余永流、吴应谱、樊贞子、黄文秀、岳敏……这些扶贫“战士”的名字你可能从未听过,但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英雄永在,英灵长存。他们的故事不会随着脱贫而消失,他们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缅怀与铭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作为兵团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以科学的决策、有力的举措、务实的作风推动这一民生工程在第十四师昆玉市上下迅速全面展开,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故事,在大漠戈壁、昆仑山下谱写出了一曲曲脱贫攻坚的生命壮歌。
作者:文联 编辑: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