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河:我魂牵梦绕的宿根《记住乡愁(二)》连载中

来源:第十四师昆玉市     点击量:25   发布:2024-11-25
分享到

蒋家河:我魂牵梦绕的宿根()

——姚成

 

每天早晨醒来第一时间总会不自觉地翻看手机浏览“蒋家河乡亲们”微信群。习惯了分享和聆听那土得掉渣渣的秧歌小曲和抬杠骂仗的乡情乡韵。那一刻,我的灵魂是纯净的、圣洁的,远离了物欲横流的躁动和都市的喧嚣。听着熟悉的乡音看着乡亲们发来煮洋芋等特色美食图片……我总会莫名地思念起那片生我养我的贫瘠黄土地。

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愈醇香。多少次梦回故里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和淳朴的民风民俗以及仁厚善良的乡里乡亲都是我魂牵梦绕的惦念。习惯了打开回忆之门静静地思念故乡。顷刻间儿时戏耍的场景犹如放电影般随记忆翻滚……

八斤因为出生时净重八斤而得名弟兄排行老四厚厚的嘴唇一副憨样。小学没有毕业的他从小就有经商天分七八岁就尾随大人们到西宁、西安、兰州卖杏子茶笼里背上十来斤半青不熟的杏子走过南闯过北卖上几元钱大吃几顿满载而归。听说当年大孩子嫌他太小出远门不愿带他可他半夜背着杏子尾随几十里山路到车站硬是死缠烂打、软磨硬泡地跟上“经商”。这些经历给他之后走南闯北打下了很好的根基,吃苦耐劳、机智灵活,有超常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生存能力十三四岁只身闯新疆、逛内蒙古……记忆中曾有四五年销声匿迹、渺无踪影乡亲们都担心他的生死存亡,然而数年后他回来了而且是满载而归。而后娶妻生子再辗转内蒙古安家落户而今的他幸福满满。

福随父母的老来子与一母同胞的长兄年纪相差近二十岁因为是老来子所以自幼在父母、哥哥姐姐的溺爱里长大虽然家境并不宽裕但小时候在我们同龄人当中是唯一有新衣服穿的人同时也养成了争强好胜的秉性。哈哈其实这家伙自幼就招人待见浓眉大眼高鼻梁天生力气大、身手敏捷、情商极高所以他总是娃娃头、是篮球场上的主力,看秧歌、电影、牛皮灯影子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俨然一副楚留香的架势。

福随十来岁也是走南闯北紧跟20世纪80年代的下海潮他懂得挣钱用鸡蛋换过“雇衣”在内蒙古煤矿、建筑队打过工。值得一提的是他和满福转西安城原地打转一整夜找不到路第一次吃“火锅”看见生肉不知如何下口就捞了两根油白菜……

福随而立之年后居家过日子也是把好手聪明能干热心肠,庄里谁家有重活他都会主动去帮忙能吃能干二百斤的麻袋不用人扶一弓腰扛上就走。其实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担当、敢作敢为的爷们属于末路英雄。虽然他做生意不顺利但是已过五十岁的他依然不服输在我的“召唤”下来到新疆相信通过努力打拼会有所收获。

舒心刁钻聪明加活泼好动自幼古灵精怪、睿智聪慧。有着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羊皮桶也能拉出“哆来咪发嗦啦西”、一晚上能学会三弦子的主。十一二岁就是庄里的秧歌乐器“把式”人和胡琴一般高。小时候没有见他穿过几件新衣裳也没有吃过几顿白面馍。

上中学时舒心书包里永远就是几个煮洋芋瘦小单薄的身子骨老爱惹事号称自己有“核桃拳”而招摇过市总是被别人打得鼻青脸肿找我“匡扶正义”有点“狗仗人势”成分原因是我长他几岁又是“铁哥们”所以这家伙总是“仗势欺人”。印象中他的语文成绩不错也能说会道加上持有“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有很好的人脉圈子。印象最深的是我俩每天约伴同行去上学回沟门的老柳树上一把破扫帚是我们的“接头”信号他要是先走就会挂起扫帚没有挂起说明他在家等我喊他他为了“巴结”我做他的“保护神”经常会翻墙爬树偷根顺家的果子来“贿赂”我。每天早上从家里拿几个土豆算是我们的中餐下午放学归心似箭拖着发软的双腿往家里跑。有一次回家的路上俩人饥肠辘辘画饼充饥异口同声说现在有啥东西最香我说一碗的大米稀粥口搭在碗边上呲溜溜就下肚了他说饺子最香一口一个咬破皮油水直冒香死了……每每回想起这些往事总是酸楚与幸福并存,余香甘醇可以品味一辈子。

男儿志在四方舒心也是当年的“外飘”族年轻时常年在外打拼做过工匠开过车后来在酒泉成家立业收获了爱情的同时事业也如日中天而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核桃拳”已是一个小老板妻贤子孝其乐融融。祈祷兄弟家和万事兴、安康皆顺!

三信少年老成、精明能干由于父亲早已仙逝初中未毕业就辍学扛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属于典型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不善言辞但属于运筹帷幄、厚积薄发的主。

常年义务担任庄子里红白喜事的司仪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曾担任村干部多年一直是兢兢业业。虽然不曾出过远门打拼但是凭借自己的聪慧睿智加上心灵手巧在庄里算得上是发家致富的典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立足本土求发展小卖部、菜铺子、纸火艺术搞得有板有眼、可圈可点。也是庄里的秧歌“把式”有较高的艺术天分。外表上话不多但每说一句都直来直去能噎死人,但他绝对是一个热心肠庄子上谁家有急难险重的事情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忙助力在村里有较好的口碑。

上学时他性格很活泼记得我俩经常一起逃学偷偷跑到根顺爷爷跟前学秧歌放学“人五人六”地回家。即便去学校也是经常约上根顺三人一起在鸦儿沟“掀牛九”、弹“帮浪鼓”合伙欺负倒霉蛋根顺。

现如今已经做了爷爷的他在步入小康的路上享受天伦之乐。

根顺憨厚敦实与世无争。自幼就是同龄人欺负的“靶子”,其实这家伙很豁达懂得隐忍包容以至于同伴们肆无忌惮地调侃戏谑、揍他而他总是乐呵呵一笑而过。

 

 

蒋家河:我魂牵梦绕的宿根()

——姚成

现在回想起儿时欺负根顺的那些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心中隐隐地感到惭愧我们很不地道。记得上学时他书包里的馍馍和果子一大半让我们都瓜分了他的大方滋长了我们这些坏孩子的“贪婪”。习惯成自然哪天他不带水果和馍馍我们就会变着花样欺负他。其实他不傻相反他很懂得几个小哥们的情谊他是用自己的憨厚豁达来维系一帮穷小子的快乐氛围。

因为一个“穷”字我们这一代人一大半连初中都没有读完就辍学在家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扛起了养家的重任根顺也不例外。初中上了一年后他便放弃了学业,家里农忙时下地劳作农闲时上兰州从事“鸡蛋换衣服”、扎拖把、清洗油烟机等苦活儿挣的钱不多但是够补贴家用。“一张薄嘴溜天下”出门在外打工挣钱他是出了名的甜嘴蜜舌、能说会道见人总是三分笑初次和别人见面,人家还没开口说话他就已经递上了香烟,他不吸烟,但是他的身上总带着香烟。有着超强的应变能力和社交能力。那几年他运气正挣的钱拿不动,雇上个伙计往家里头送。

数年前根顺夫妻二人连车带人掉下悬崖,但是他们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好人有好报!

满福绰号“懒三”因为他有时候懒得不想自己端饭而饿肚子。憨厚的外表犀利的心思从小就不是省油的灯翻墙上房、打架总是少不了他。上小学四年级时他就因为挨了老师的榆木板子而即兴脱口秀:“美丽的校园真热闹老师坐在里面哈哈笑。要是我们有礼貌,他理也不理只是笑。要是我们没礼貌,他拿着板子把命要。”一时间风靡全校大大小小的同学边走边吟诵着他的“大作”。

满福兄弟姐妹八个他小时候也没有吃过几顿饱肚子但是即便饿着也乐此不疲地去当娃娃头带领老庄河里的一帮顽童“上房揭瓦”。有一次满福为了充饥误将野草根吃下而中毒……苦辣酸甜——我们这一辈!

从而立之年到知天命的二十年间满福连续十年在金昌冶炼公司高温高危车间工作挣钱养家几多艰辛几多苦。而后辗转非洲埃塞俄比亚、刚果做劳务输出近十年来仍然从事高危行业表面风光但唯有他自己能感受到其中滋味。前段时间回到老家庄里人每天声嘶力竭地嘶喊秧歌小曲在开心热闹的背后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天涯游子的内心?

作者:文联 编辑: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