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的巴扎(一)

来源:皮山农场     点击量:20   发布:2025-02-06
分享到

“巴扎”,是维吾尔族语,意为集市,相当于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算得上新疆的一个地域特色。巴扎天一个巴扎每星期一次,临近的乡镇把巴扎天相互错开,这样一来,只要你有兴趣,就天天都可以赶巴扎了。

3.1

巴扎和内地的集市是有区别的。

在老家,也赶集(也称赶场)。集市就是街,两边是商户或商铺,中间是公路。很多新的街面,前身只是一段公路,当地人或许图交通方便蹭热闹,公路一修好,就临公路修房子,房子越修越多,于是就多了一条街出来,逼得公路最终只得改道,于是又多出了“环城路”,大家又围着“环城路”修房子,于是新的街又出来了,反复循环,于是便一环、二环,三环……一个地方,总有“环”不下去的时候。为了避免新的“环”不断出来,地方就只好出台一些配套文件,在宅基地的审批上明确规定,哪些地方是不准建房屋的。

3.2

所以老家的集市,大多是长长的,集天的摊位,也大多是露天的,街面是可以通车的。

新疆巴扎就不同了,我所见的巴扎,无论大小,都是有围墙围起来的,进出口还配有安保人员,在有些特别的时间里,赶巴扎和赶飞机是差不多的待遇,身上有危险品之类都是进不去的。

3.3

皮山农场是一个人口三万左右的团场,分新、老城区,各有市场,我所在的单位和家都在新城区,所以一般情况下,我只赶新巴扎。

新城区的巴扎和其他地方的大多数巴扎一样,也是钢化棚结构,在宽大的铁皮棚下面,是各种规规矩矩的摊位,和巴扎配套的,还有一个和巴扎隔开的停车场,同样有安保人员看护。这样的规划,让人在新疆赶巴扎,可以说是:开心来,安心玩,放心回。

新巴扎的巴扎天是每周星期四,别看这个巴扎规模不大,每周的巴扎天,也是热闹非凡,各种南疆风情,你差不多都可以领略一番的。

图文:张元龙

作者: 编辑:王瑞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