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岗位《筑梦昆仑》连载中

来源:第十四师昆玉市     点击量:7   发布:2025-02-24
分享到

公益性岗位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中,第十四师昆玉市积极开发设立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攻坚深入开展。仅225团就开发了公益性岗位156个,如新建2个夜市,安置30户、带动108人脱贫。设置生态护林员岗位80名,人均月增收1500元。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商砼、砖厂、建材、地膜彩钢、沥青混凝土搅拌、蛋鹅养殖等项目和中石化等企业,中铁二十四局项目部等用工企业,使贫困户370人实现稳定就业。

2017年,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买赛地·吐送和妻子吐尼沙罕同时获得了看护生态林的公益性岗位,主要任务是对村子里的生态林进行除草、浇水和打扫卫生等工作。

夫妻俩十分珍惜这个饱含爱心和期望的工作,他们看护林带就像照顾自家的鸡、牛和羊一样,每天不仅把林带收拾得整整齐齐,还把林带边的公路也打扫得干干净净。也正是因为这份工作,让他们萌生了照顾村里孤寡老人的想法。

因为工作原因,买赛地·吐送和妻子每天都能看到村里的一些孤寡老人外出办事。有的老人衣衫不整,有的老人一头乱发,有的老人满脸胡须,有的老人衣服长时间没有洗,看到这一切,买赛地对妻子说:“这些老人真可怜!"

“是啊,这些老人有的没有子女,没有老伴,独自一个人生活,有的虽然有子女,但全都不在身边,生病了也没人照顾。”妻子吐尼沙罕回应道。

晚上想到这些,两个人一直睡不着觉。想起团长曾经在会上要求大家要多照顾附近的老人,买赛地·吐送对吐尼沙罕说:“我们帮帮这些老人吧?"

你说怎么帮?”吐尼沙罕问。

把老人接到我们家里,我们来照顾他们,给他们做饭、洗衣服,生病了送他们上医院。”买赛地·吐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以,我同意。我们能有今天,也是大家帮忙的结果,要不再问问孩子的意见?”吐尼沙罕表达了自己意愿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孩子们都同意父母的想法。

1连党支部书记亚生回忆,当时买赛地·吐送找到他说:“我原来是贫困户,现在依靠党的政策脱贫富裕起来了,连队有孤寡老人,而我们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了,我们想把连队的孤寡老人召集到家里照顾一下,让他们过一个幸福的晚年。”

2018年11月,买赛地·吐送夫妻俩开始拿出自己的收入关爱村里的孤寡老人,和他们同吃同住,妻子为老人们洗衣服,身体残疾的女儿每天为老人们做饭,每天家里吃饭人数达到了15人以上。

225 团党委、1连党支部和驻连工作队考虑到买赛地·吐送刚刚脱贫,家庭经济基础薄弱,劳动力也不足,担心他再次返贫,决定由团里成立“日间孤寡老人照料中心”。买赛地·吐送听闻此事后主动找工作队,表示他想承办“日间孤寡老人照料中心”,并且保证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主业,他说自己的女儿由于残疾不能干重活,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女儿为老人们做做饭。买赛地说,他很感谢党和国家,在他55岁时还能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住进新的房子,没有国家的帮助,他恐怕一辈子都要在贫困中度过。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工作队同意在他家开办“日间孤寡老人照料中心”,后来改名为“老人之家”。

买赛地·吐送一家人将照顾老人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无微不至地照顾好每一位老人,利用闲暇时间与老人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诉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村里每天有40多名老人来他家吃饭休息,最多的时候达到60多人。

古丽吉米丽汗·吾斯曼就是其中一位老人,她已经84岁了,由于家里无人,并且经常腿疼,一直在买赛地·吐送家吃饭和休息,她也是贫困户,让自己家脱贫摘帽成了这位84岁老人心中的一块石头。可是,老人的子女不常在身边,老人行动又不方便,脱贫对她而言异常艰难。买赛地·吐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帮老人去集市买东西,老人生病了他去买药,做了好吃的送一份给老人……为了帮助老人脱贫,买赛地·吐送还以入股的形式将老人家中的土地利用起来搞养殖,年底给老人分红,增加老人的收入。老人说:“买赛地·吐送是个大好人,对我的帮助太大了,帮我买药,还帮我洗衣服。我每天住在这里,跟住在自己家一样,我心里特别感动。”买赛地说:“现在生活好了,不能忘记众乡亲,我要回报社会,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团场为了鼓励他,给他家资助了洗衣机、大米、面粉、清油等物品。

90多岁的孤寡老人芒来西汗是买赛地·吐送一家人重点照顾的对象,他们把老人接到家里,负责她的一日三餐,像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照顾她,老人在这里度过了一年半幸福的时光,在93岁那年安详地离开了。芒来西汗是第一个在买赛地·吐送家去世的老人。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