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十四师昆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维稳戍边职责使命,持续健全和转变“政”的职能,法治师市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更加健全。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兵团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发布2533个办理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6%、事项总体承诺办理期限压缩了82%,打响“四最四心”营商环境品牌。二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兑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工九条”、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资金等23项助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缓解压力、降低成本、渡过难关。三是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有效盘活闲置资产,严控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
(二)依法决策水平稳步提升。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二是全面规范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定期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师团连三级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2024年师市政府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478份,有效预防法律风险。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一是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落实《第十四师昆玉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师市办发〔2023〕30号),对方案完成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对执法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二是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开展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活动,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集中评查,逐一反馈问题并通报评查情况。三是严格执法资格管理制度。开展2024年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确保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得到严格落实。
(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一是加强调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昆仑山下古丽花”人民调解品牌》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案例汇编》,2024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718件。二是发挥行政复议化解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按照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要求,加强人员配备和业务培训,提升行政复议水平。2024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4件,受理12件。三是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坚持把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
(五)“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一是制定要点,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印发《2024年第十四师昆玉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师市依法办〔2024〕2号),明确各单位普法责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推动“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二是紧扣“节点”,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制定《2024年师市“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2024年师市重点时间节点普法宣传清单》,以“3·8”“3·15”“4·15”“12.4”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宪法、民法典、去极端化条例、防范电信诈骗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1500余场次,覆盖群众7万余人次。三是聚焦“堵点”,打通法治服务“最后一公里”。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232户、选任“法律明白人”260名,实现法治服务进连入户到人。
二、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部分干部的法治理念还不牢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不均衡。各团场之间、师市各部门之间法治政府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行政执法人员专业化程度还不够高,执法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法治社会建设基础还比较薄弱。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人才还不足,连队(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专业性培养需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提高。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印发《第十四师昆玉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师市党办字〔2024〕9号),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各级党委(党组)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行政常务会等会议重点学习内容,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的必训课程。
(二)科学统筹全面依法治师市各项任务。召开师市党委全面依法治师市委员会工作会议,对依法治师市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印发《第十四师昆玉市2024年法治督察工作实施方案》(师市依法委〔2024〕2号),对12个单位进行实地督察,督促各项任务落实和问题整改。
(三)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师市专题述法工作会议,并对述法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和通报。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
(一)在增强领导干部学法质效上持续用力,树牢法治意识。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把清单内容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有计划组织学习。持续开展依法行政大培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二)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上持续用力,提升执法质效。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国办发〔2024〕54号)要求,针对行政检查事项多、频次高、随意性大等问题,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三)在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上持续用力,夯实法治基础。持续擦亮“昆仑山下古丽花”人民调解品牌,常态化开展“群众法治大培训”,提高其为职工群众提供法治服务的能力。提升普法质效,逐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