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关怀《筑梦昆仑》连载中

来源:第十四师昆玉市     点击量:16   发布:2025-03-25
分享到

各级关怀

“老人之家”自201811月办起来以后,始终牵动着社会和各级领导的心。

按照买赛地和吐尼沙罕的设想,把村子里的一些孤寡老人接过来,让他们在家里吃住,像照顾父母一样照顾他们,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刚开始还不叫“老人之家”这个名字,有人称为养老院,买赛地也不反对,他们想,叫什么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人们能够得到照顾,幸福地度过晚年。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养老院仅仅开设了四五天,到访的老人就达到了 20多人,部分老人直接住到了买赛地的家里。买赛地和家人就像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每天细心地照顾这些老人,让他们感受到了亲人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买赛地作为一个刚刚摆脱贫困的居民,如果长期以这样的方式来帮助老人,肯定维持不了多久。团领导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建议让年纪较大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住在这里,其余老人可以在这里吃午饭,然后各自回家。225团投资改造了厨房,增添了消毒柜,购买了沙发等家具。同时安排团医院定期到这里给老人们问诊、做一些常规检查,买赛地和所有老人们都感激不尽。

在买赛地的日记本里,详细记录着来过“老人之家”奉献爱心的各级领导和各个单位。有兵团领导、师市领导,也有团场和连队领导,同时还有企业爱心人士;有政府部门、连队社区,也有企事业单位;带来的物品有现金、牛肉羊肉、米面油、瓜果蔬菜等。

就在我采访的这几天,时不时有领导来看望买赛地和他的“老人之家”,送来面粉和清油等慰问品。

20239月,北京市文联二级巡视员、书法家苏社钦带队赴十四师昆玉市采风采访,艺术家们在买赛地的“老人之家”采访后,深受感动,他们自发捐款4000余元。苏社钦回到北京后,精心创作了一幅书法作品《孝经》赠送给买赛地,表达了对买赛地夫妇以己之力奉献爱心的由衷敬佩。

所有爱心人士的看望、慰问和帮助,无疑是对买赛地和他一家人的最大褒奖。

买赛地家的6亩地全部种着小麦,再加上部分爱心人士送的粮食,他说今年的粮食基本上够吃了,不用担心了。现在,团里对老人们前来休息、聊天和吃饭的时间也作了规定,一周除周三、周日休息外,其余五天正常开放。

买赛地的妹妹布艾鲜木汗·麦麦提告诉我,他们兄弟姐妹家家都买了小汽车,哥哥他们曾经也想买一辆小汽车,出去旅游,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但是为了照顾老人,他们一直没有机会出去,小汽车也就一直没有买。

吐尼沙罕对我说,人一天不穿新衣服可以,一天不吃饭可不行。买赛地见妻子好几年没有买过新衣服,也曾把钱给她让她自己去买,但妻子始终没有买过,而是把钱留下来用在老人身上,她说,没钱了就努力去挣钱,挣了钱应该花在老人身上。

每到节日来临,买赛地就会把自家的羊宰杀一只,炖上一锅美味的羊肉汤。老人们在院子里载歌载舞,像一家人一样,每个老人都会真诚地对买赛地夫妇说声谢谢,那一刻,买赛地和吐尼沙罕觉得什么都值了。

采访买赛地·吐送以及他的家人,我总会被一种情愫感动,我从纯朴善良的买赛地·吐送一家人身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助人的快乐和生命的意义。

买赛地·吐送不是老板,也不是富翁,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普普通通的兵团职工而已。

他刚刚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他知道,这个好日子,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带给他的,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没有各级干部帮助他、鼓励他,就没有他买赛地·吐送的今天。

人穷一点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富裕之后的精神坍塌。和那些只拥有金钱其他什么都没有的人相比,和那些外表光鲜、内心龌龊的贪官污吏们相比,和那些一掷千金、纸醉金迷的富商相比,买赛地啊,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你那高贵的灵魂、金子般的心。人穷不缺志,人富不忘本,你用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买赛地夫妇的行为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意思是说,我们应该将对至亲的慈善行为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内,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家人。这种慈善行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关怀和感恩。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从我们出生开始,教我们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我们在他们失落时应该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这种爱让我们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求我们作任何回报。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于别人的恩情,我们要想着去报答,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至亲的关怀上。买赛地夫妇不一定知道这句话,但是他们却实实在在地做到了,他们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动员家里人一起做,这是多么伟大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对于“老人之家”的未来,买赛地说,他会干到自己干不动的那一天。吐尼沙罕说,这些老人多可爱啊我们会一直陪着他们,一直养着他们,让他们尽情地享受一个幸福的晚年。

但是,他们害怕有那么一天,这些老人会突然离他们而去。225团党委书记、政委陈力说,党委和政府一直关注着买赛地的“老人之家”,对全连老人进行了摸底,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了统计,对每一个老人的费用进行了测算,积极采取“党支部+个人意愿”方式,促进“老人之家”的健康发展。此外,团场和连队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和政策,对买赛地的养殖业和产业发展给予补贴和扶持。通过申请日间照料中心项目,为买赛地和吐尼沙罕再次争取了两个公益性岗位,每人每月可增收1100元。陈力政委强调,“老人之家”的事就是全社会共同的事,团里会定期组织人员到这里开展文艺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定期开展常规体验,利用重阳节等节日为老人们过集体生日,等等,让每一位老人感受到党的关怀,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帮助,感受到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温情和亲情,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

当我把这些好消息告诉买赛地和吐尼沙罕时,他们像孩子一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想,这一刻,埋藏在他们心底的不安和疑虑统统烟消云散了。

庭院里,“老人之家”的牌子显得那么醒目,阳光穿过桑树的绿荫照进院子里,大棚的蔬菜新鲜诱人,葡萄架上的葡萄有豌豆般大小。养殖区内一群小鸡跟着鸡妈妈在快乐地觅食牛羊躺在圈舍里悠闲地享受初夏的阳光,一幅清新自然的乡村农家风貌图呈现在眼前。

初夏时节的“老人之家”,处处充满了生机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