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无土栽培、无花果多途径繁殖、水肥一体化管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新农人”不拘泥于传统农业种养模式,带着先进的管理经验、丰富的社会资源、多样的销售渠道,以创新技术为犁铧,以数字思维为种子,推动农业向机械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为乡村带来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了“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农业发展模式,在广袤田野上书写着现代农业崭新篇章。
致富不忘众乡亲
和谐新村村民阿布迪外力·阿卜迪克拜尔于2020年开始承包大棚种植蔬菜,谁能想到,经过不到5年的时间,竟华丽转身,大棚数量由4座发展为25座,不仅种植了蔬菜,还种植了草莓、无花果,成立了农兴达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4人稳定就业,每年1000余人次灵活就业,成了农业领域的“全能选手”。
3月27日,走进阿布迪外力·阿卜迪克拜尔的草莓大棚,绿意盎然、果香四溢,宛如红宝石般的果实掩映在绿叶间,他正忙着给客户采摘草莓。除了种植草莓外,他种植的黄瓜、豇豆、生菜和无花果等大棚绿意葱茏。
阿布迪外力·阿卜迪克拜尔正在给客户采摘草莓。
“现在草莓即将到休棚期,客户抓住草莓采摘的‘尾巴’纷纷订购草莓,今天的订单是20公斤,因为是老顾客,所以我们给他的价格是每公斤50元。”阿布迪外力·阿卜迪克拜尔介绍,“我们现在种植的草莓有9座,无花果有7座,蔬菜有9座,从去年11月份草莓陆续成熟开始采摘,目前这季草莓采摘已接近尾声,共采摘了9吨左右,共卖了18万元。”
阿布迪外力·阿卜迪克拜尔的发展眼光并不局限于大棚种植,去年,该合作社花费了17.5万元购买了水培一体机、施肥机等种植设备,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他也有更多的时间探索蔬菜育苗,带动村民一同发展设施农业。
从开始探索,到成为农业领域的行家里手,阿布迪外力·阿卜迪克拜尔诠释了坚持与创新的力量,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展庭院经济的新农人
一花一草聚美成画,一户一特化景为金。近年来,和墨洛产业园始终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引导农户高效利用房前屋后庭院空间,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等不同类型的庭院经济,让一户户农家小院逐渐成为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致富园”。
3月28日,走进和安新村托合提麦麦提·托合提如孜的家,院子里飘着淡淡花香,他夫妻二人正在锄草、浇水,忙得不亦乐乎。
托合提麦麦提·托合提如孜查看无花果、石榴幼苗势情况。
托合提麦麦提·托合提如孜在自家大棚里修整无花果树苗。
托合提麦麦提•托合提如孜说:“这两年,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访惠聚’工作队、村‘两委’的带领下,我们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创建美丽庭院,种植了无花果、葡萄、苹果、桃树等各种果蔬。现在正是无花果育苗管理的重要环节,每天要保持土壤湿润,成活率才会高。”
庭院虽小,效益不小。2020年,托合提麦麦提•托合提如孜从巴扎买了4株无花果苗,在“访惠聚”工作队、村“两委”的耐心指导下,凭借着勤奋好学,如今成了远近闻名无花果种植能手,培育出2500余株无花果,利用庭院的方寸土培育苗木、售卖果实,日子越过越红火。“刚开始种植无花果的时候,主要是看到大家都爱吃,苗木也贵,市场前景好,所以我就尝试在庭院大棚里种植。”托合提麦麦提•托合提如孜说,“去年主要是养树,果实卖了3000多块钱,今年,我们又培育了将近2000株小苗,我有信心卖3万块钱。”
从开始种植无花果以来,托合提麦麦提•托合提如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两年种植的苗木因管理不当而死亡。为了把无花果种好,他时常跟技术员请教,利用网络平台学习,与同行交流种植心得,最终掌握了无花果的种植方法。“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因为不懂种植技术,别说结果了,苗木成活都困难,所以我就不断学习,现在基本掌握了种植技术。”托合提麦麦提•托合提如孜说。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和墨洛产业园积极引导辖区职工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帮助他们承包大棚、提供技术指导和搭建销售平台,新农人、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汇聚乡村,为当地产业带来新面貌、新活力、新机遇。
“今后,我们持续加大与这些‘新农人’的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诉求,加大培育、帮扶力度,让新农人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和墨洛产业园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副主任吴振东说。(师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江宇 长孙磊磊 )
作者: 编辑: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