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羊肚菌采摘季,3月31日,笔者走进和墨洛产业园羊肚菌标准化种植基地,菌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一朵朵鲜嫩的羊肚菌破土而出,乳白色的菌柄托起褐色的“小伞”,个大饱满。工人穿梭在菌棚之间,熟练地采摘着羊肚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羊肚菌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具有丰富的营养和重要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羊肚菌种植基地技术员张强介绍,“这种羊肚菌是塔里木大学专家团队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专门筛选出的适合在和田地区种植的品种,从去年10月种植以来,在专家团队的耐心指导下,今年的羊肚菌长势非常好,预计鲜菌亩产在700公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每公斤新鲜羊肚菌150—200元,这一季亩毛收入在12万元左右。”
和墨洛产业园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依托塔里木大学食用菌专家团队提供的食用菌菌种和技术指导,采取“企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种植方式,通过统一菌种、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的管理模式,种植了总占地面积124.5亩的42座羊肚菌温室大棚,不断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有效提高了设施农业种植效益。
为了改良种植技术,提高羊肚菌的产量和品质,塔里木大学争取资金150万元,在和墨洛产业园实施“共同致富智能化食用菌栽培示范与推广项目”,实施改建标准化菌种生产中心、栽培设施智能化升级、栽培技术示范,规范了羊肚菌种植技术,为羊肚菌丰收奠定了基础。
“羊肚菌从选种、整地、通风、灌溉每个环节要求都十分严格,为了让沙地长出羊肚菌,我们改建了羊肚菌原料储存室、培养料制作间、灭菌间、接种室、菌种培养室等,安装了大型RO净水设备、智能化设备,并提供栽培技术指导,不仅能精准保持空气湿度,为羊肚菌营造最佳生长空间,还节省了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羊肚菌生长速度和品质,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塔里木大学食用菌团队负责人刘琴介绍。
种植羊肚菌不仅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充实了“菜篮子”,还带动周边群众20人就业增收。“在食用菌大棚上班,不仅每月能挣3000元左右,还能学到种植技术,这里离家近,也方便照顾家里。”和墨洛产业园和康新村村民玉孙·阿布迪克热木高兴地说。
和墨洛产业园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副主任吴振东说:“今后,产业园将继续加大对羊肚菌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进一步提升种植技术水平,拓展产业链条,推动羊肚菌产业向深加工、品牌化方向发展,助力当地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让羊肚菌成为农民的‘致富伞’,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师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江宇 长孙磊磊)
来源:师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