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十四师一牧场:5600亩中草药“安家”昆仑山脚下

来源:多彩昆玉     点击量:0   发布:2025-05-23
分享到

面对传统农业收益低、增长慢的困境,今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与自然资源优势,引进5600亩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种植白术、黄芩、丹参、甘草四大品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就业渠道,当地正探索出一条“产业兴”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日,走进一牧场中草药种植基地现场,200多名工人正在种植白术。覆膜、种苗、浇水,工人们分工协作,一气呵成。

2020202020

在一牧场中草药种植基地现场,工人正在种植白术。金波 摄

位于昆仑山北麓的一牧场,常年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然而,过去以小麦、玉米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效益有限,职工年均收入长期低于区域平均水平。

“以前我们种玉米,一亩地收入也就两三百元,后来改种食葵,一亩地收入增加到1300元,但是现在种植中草药,一亩地收入能突破2000元。”一牧场五连党支部书记麦提图尔荪·麦提库尔班说。

今年,一牧场重点引进昆玉市鑫九药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高海拔冷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打造5600亩中草药基地。

“这里海拔2000多米,温度比较适合中药材生长,来自昆仑山的雪水没有盐碱,有利于中药材的种植。从成本上来算,在内地种植黄芩,提取一吨黄芩原液,需要18吨至20吨原材料,而在这里种植的黄芩,只需要14吨就够了。”昆玉市鑫九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余伟说。

随着中草药基地的建设推进,从栽种、田间管护到采收、清洗加工,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用工需求。来自策勒县奴尔乡阿其玛村的村民阿卜杜喀依木·阿卜力克木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我来这里干活两个多月了,主要进行种苗移栽,平时在家里务农,闲时来这里务工,收入很可观。”

“目前,我们每天有200多名村民来务工,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后期他们还可以跟着企业去学习种植中药材,提高收入。”麦提图尔荪·麦提库尔班说。

中草药基地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突破5000万元。下一步,一牧场计划今年内建成初加工车间,未来还将引入药企共建产学研基地,提升产品附加值。

“我们计划7月开始建厂房,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中药材饮片加工和中药材提取,预计实现年加工1万吨中药材,一天提取原液5吨。”余伟说。

从“靠天吃饭”到“向特色要效益”,一牧场的中草药种植实践,不仅为当地农业转型提供了样本,更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的多维增收机制,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

作者: 编辑: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