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周元和“三八线”的故事
沙海老兵陵园又称“三八线”,很多人不解其意,名称的由来和一个叫周元的战士有关。
原来,十五团官兵在驻守地方搞生产之初,仍然心系战场。朝鲜战争爆发后,老兵们纷纷申请跟着彭老总去朝鲜“三八线”打美帝,再立战功。上级做工作说,咱们这儿也是前线,是戍边生产的前线,咱们多打粮食就是支援彭老总和前方的战友打仗。官兵们这才想通了,继续踏踏实实搞生产。
1955年秋的一天,一位名叫周元的战士天不亮就扛着坎土曼下地了,到晚上还没有回来。大家点着火把在地里找到他时,他人已经不行了,嘴里全是血,趴在地上,手里还紧紧攥着坎土曼。
周元是四十七团第一个牺牲在生产一线的老兵。他活着时和战友开出的这块长方形条田,约宽300米,长800米。大伙儿合计,周元是牺牲在战场上的,就把他埋在这儿,这地界就叫“三八线”吧!后来,老战士谁“走”了,或者是他们的老伴儿“走”了,都埋在这。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和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奉献热血和青春并终老于此的老兵生前有个约定,那就是:活着的时候,是一个战斗集体;死了,仍然还是一个战斗的集体,哪里也不去,就在“三八线”,一个也不能少。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