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飘香庆丰收,老兵村民宿焕新颜,新地标引人注目……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四十七团,丰收的喜悦、历史的传承与现代的活力交织,正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民生画卷。
特色林果丰盈“致富路”
进入六月,走进四十七团田间地头,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墨绿油亮的西瓜、金黄香甜的哈密瓜、粉润饱满的油蟠桃、紫褐莹润的西梅,处处是瓜果飘香的丰收景象。
“我今年种植了50亩西梅,早熟的品种目前已经上市了,晚熟品种预计8月中旬上市。”二连职工周袁华说。
据了解,四十七团目前种植西瓜1200余亩、桃树1780余亩、西梅270余亩,通过标准化种植和采摘流程,确保水果品质。特色林果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本地群众的“果盘子”,同时也成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果品深加工和冷链物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通过发展特色林果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兴旺、职工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四十七团农林中心负责人刘冰说道。
老兵村飘荡着“岁月香”
午饭时间,走进四十七团沙海老兵村食堂,飘来阵阵饭香味。社区工作人员邓禹和家人正围坐在桌前,品尝着当地的特色美食。“家人来团里,带他们在这里品尝一下本地特色美食,吃完饭以后再参观一下老兵故事展厅。这里既能吃到特色美食,又能感受红色文化,是招待亲友的首选。”邓禹说。
沙海老兵村目前有30余间民宿、12所老兵故事展厅,以及可同时接待100余人就餐的食堂。此地不仅是四十团重要的民宿接待场所,更是老兵屯垦戍边的历史见证。
“老兵故事展厅里讲述着老兵生平故事,展示老兵生前旧物,让游客重温老兵屯垦戍边的历史岁月。特色民宿可供游客体验老兵生活,升级后的老兵村食堂采用自耕自种的方式培育新鲜蔬菜,运用生态养殖技术饲养家鸡,让游客感受舌尖上的兵团,提供吃住游一体化服务。”沙海老兵村负责人唐林说。
军垦广场跃动“夜未央”
夜幕降临,四十七团军垦广场的音乐喷泉随光影跃动,孩子们嬉戏玩耍,居民们散步闲聊。
“以前晚上就是沿着街边溜达,现在军垦广场环境越来越好,水库开设了划船游乐项目,广场上还有特色小吃,休闲时光越来越丰富了。”四十七团居民黄宁波说。
2024年,四十七团实施城镇提升工程,硬化路面1.75万平方米,新增绿化8万平方米,新装路灯176盏,军垦广场成为集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新地标。
从瓜果飘香的产业图景,到历久弥新的红色传承,再到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四十七团用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诠释着乡村振兴深刻内涵。这片浸润着老兵精神的红色沃土,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生机与活力。(师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陈禹)
作者: 编辑: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