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路9《筑梦昆仑》连载中

来源:第十四师昆玉市     点击量:17   发布:2025-06-30
分享到

攻坚之路9《筑梦昆仑》连载中

在振兴红枣的基础上,225团积极尝试农业结构调整。中草药、青贮玉米、花卉、棉花、樱桃、苹果、桃子、葡萄……各式各样的种植试验同时进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为团场提供更多的试验数据,为农场结构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在科学的论证下,果树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成功,占地300亩;葡萄种植得以推广,新建葡萄标准园5000亩。与海升集团签订协议,建设225团果树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5名专家技术人员已入驻并开始推进基地建设工作,第一批苗木已开始定植。引进能人大户,成立合作社,培育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产业融合、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积极联系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兵团农垦科学院及师市农机推广站等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服务,为村民普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团场坚持推进林果业品种布局科学化、果品品质优质化、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支柱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果业加工、销售等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使团场居民更好地享受产业发展红利。

扶贫讲究因地制宜。225团村民素来有养殖牛羊的传统,但由于资金、人力等方面原因,养殖规模难以扩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养殖效益难以保证。225团党委立足和田地区现状,围绕"肉牛、肉羊、生猪”,启动“良种工程、标准化养殖基地工程、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技术体系支撑工程、品牌战略工程”等,做大畜牧业。在良种选育之前,当地牧民多养殖和田土羊,土羊适应性强,但一次只能生一胎,而且生长缓慢,出肉率低,加上牧民多采用散养方式,出栏羊在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针对这一问题,225团制定科学方案,有计划地引进湖羊、黑头杜泊羊等多胎品种,这些羊平均一次能产2.7只小羊,生长速度很快,出肉率在58%左右。在羊种改良的基础上,逐步改变养殖模式,从传统的散养养殖向育肥养殖转变,采用这一方式,牧民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养殖效益逐年提升。为了满足育肥需要,225团盘活现有资源,大面积种植青贮玉米,实现种植养殖联动,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之路。

在指导发展路径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实施精准扶贫畜牧业补助,通过畜禽养殖项目,对从事畜牧养殖的贫困户给予奖补,鼓励贫困户发展壮大养殖业,105户贫困户从中受益。家庭特色林下养殖业是225团主推的项目之一,225团以林果为主,树下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通过试点养殖,发现养鸡不仅能提高农户收益,还能帮农户除草,节省了不少人工。2019年,林下养殖项目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团场为贫困户发放鸡苗3万余只,带动村民有效增收。对于想发展养殖的村民,团场一方面想办法给予补助,另一方面加强小额信贷宣传,为贫困户申请小额信贷资金,经过摸排,有43名贫困户符合条件,目前均已办理成功。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