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奏于阗传京韵 玉出昆冈写华章——北京市对口援疆工作综述

来源: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     点击量:27   发布:2025-07-10
分享到

1996年,北京市开启了对口支援和田工作,至今已走过了近30载。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不断加大援疆力度,累计在和田地区和兵团第十四师投入援疆资金300多亿元,选派援疆干部人才3300多名,实施援疆项目2800多个,全方位推动和田经济提升、社会进步、生态优化,在产业、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和田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润和田 教育医疗惠万家

这两天,北京市援疆投资超15亿元的7个固投类“交钥匙”项目正抓紧施工建设。新疆和田学院二期建设项目作为北京市援疆“交钥匙”重点项目,总投资8.7亿元,新建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包括工科学院楼、工科实验楼、农科学院楼、农科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风雨操场等建筑内容及相关配套工程。项目计划于2027年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15151515151

新疆和田学院航拍图。

作为和田首所本科院校,新疆和田学院是北京市援疆以来单项投资和建筑规模最大的援建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提高新疆和田学院人才培养能力,推动解决和田地区人才短缺问题,为和田地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进一步改善县、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解决各学段学位结构性短缺问题;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扩容升级;开展“送教下乡”活动;进行针对性帮扶指导;成立“援疆教师名师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北京市大力开展教育援疆工作,助推和田地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累计投入援疆资金80亿元,占援疆资金总数的27%,共实施教育援疆项目500余项,新建改扩建各级各类学校200余所,累计选派援疆教师1072人,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全学段。

1616166616

北京援疆医疗专家线上挂号系统正式上线。

“1分钟就能预约成功。”自2024年7月以来,“北京援疆医疗专家线上挂号系统”在“北京援疆”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后,和田百姓通过线上小程序可随时预约来自北京顶尖医疗机构的援疆专家。

北京市持续开展“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十年来,在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累计投入24亿元,新建、改扩建20所医院,改造30多所乡镇卫生院,为20多所医院配备医疗设备。同时,积极打造医疗援疆品牌、促进中医药发展及医疗队伍建设,精准开展造血式帮扶援助,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走在和田大街小巷,北京市援助和田的新能源公交车随处可见。继13年前,北京市向和田捐赠60辆公交车后,2024年10月,北京投入援疆资金2.056亿元,再次为和田地区捐赠165辆纯电动公交车。今年6月又为墨玉县捐赠了10辆新能源公交车,进一步提升和田客运服务能力,解决百姓出行难题,方便上学、就医、就业。

打破结对界限 深入推进产业援疆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增强产业援疆力度,结合和田地区与兵团第十四师产业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打破结对关系界限,放眼全国学经验、寻合作,在招商引资、产业帮扶、乡村振兴等方面不断发力,深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8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打破对口支援结对关系界限,促成广东纱纤亿公司与和田地区签约合作,在和田市和洛浦县北京工业园区成立三家公司,构建起集互联网平台运营、高品质时尚服装加工、织布印染为一体的产业生态,让科技深度赋能纺织服装,开创和田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171717717177

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

新疆纱纤亿公司总经理黄浩铭介绍,目前企业吸纳了600多名本地工人,等洛浦县2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全部建好运营后,可再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和田200多家服装企业,预计每年带动和田地区工业产值30多亿元。

2024年,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积极引导北京企业全疆布局,推动北汽集团、京能集团、尚亦城等一批优质企业、项目落子新疆;支持北汽集团注册成立会享福(和田)科技公司,参与和田智慧公交和矿业物流运输;推动北京纳力芙生物技术公司1000吨甜叶菊项目取得进展;对接北京高新技术企业来和考察,签订绿色矿业、文化旅游、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协议15项。目前,2025年北京·新疆经济合作洽谈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推进当中。

正值“小暑”时节,随着全国各地游客走进和田县稻香村,一幅幅富民强村的新时代和谐美丽乡村画卷在浩瀚沙漠中徐徐展开。

181881181881

稻香村门楼。

在北京市援疆项目的帮助下,稻香村打造“沙漠+稻田”生态旅游景观,利用7000多万元的援疆资金支持整村改造,全面规划实施田园综合体·民俗文化村改造项目,刺绣、餐饮、民宿等经营业态遍布全村,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村民实现了土地流转有分红、房屋出租有收入、就近就业有增收的美好愿景。

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将继续探索产业援疆新模式,持续深化北京、和田两地产业和经贸合作,实现“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双向发展”。

文化润人心 滋养群众精神家园

为有形有感有效推动文化润疆,北京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和田文化研究、文化交流、文艺创作、文旅融合,着力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田篇章,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

“都是老戏骨,太过瘾了。”国家大剧院原创话剧《林则徐》以“第二现场”的形式走进和田,让和田观众在家门口通过直播技术欣赏到这一经典剧目。

1919191919

话剧《林则徐》以“第二现场”的形式走进和田。

仅2024年,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引进优秀剧目10余部,支持开展“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50余场,受益群众近10万人次。

为深入挖掘和田历史文化内涵,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围绕树立昆仑文化、中华玉文化、于阗佛教文化三杆大旗,打造学术高地,邀请知名学者系统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工作,支持和田地区成立于阗学院、昆仑文化研究中心、中华玉文化研究中心、于阗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一院三中心”。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中华玉文化主旨演讲、清华-和田文化学术会议、昆仑文化论坛等,筹划实施昆仑多学科综合科考项目,共同探究挖掘和田的中华文化元素。

2024年10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支持和田县“问勇路”命名揭牌。“作为一名援疆干部,我们将在喀喇昆仑红色精神的指引下,秉持‘首善实干 团结奉献’的北京援疆精神,持续做好援疆工作,助力和田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援疆干部郭泰星说。

“我要把英烈的爱国精神带给和田的孩子们,在他们心中埋下爱国的种子。”北京援疆教师陈迎春说。

此外,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经典舞剧《五星出东方》《昆仑谣》、纪录片《莽昆仑》、舞蹈《桑皮纸上的爱情》、话剧《昆仑情缘》等作品,推出普及读物《昆仑之书》,举办《山河起昆仑》书画展,多形式探索“和田故事+北京讲述”文化润疆模式。

近十年来,北京市在文化润疆方面累计投入援疆资金近30亿元,实施了260多个项目,其中,2024年投入资金3.27亿元,实施文化润疆项目30个。北京市正不断拓展文化润疆的宽度、加深文化润疆的深度,让文化润疆在和田更具活力。

“组团式”智力援疆 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对口支援和田地区和兵团第十四师以来,北京市集中优势力量“组团”支援,最大限度挖掘智力资源,根据和田所需,北京所能,调整优化援疆布局,充分发挥援疆干部人才在教育、医疗、产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辐射引领作用,助力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打造“懂技术、善治理、能带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5月中旬,北京市第十一批第三期54名援疆医生抵达和田,以“师带徒”模式在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开启为期一年的“组团式”医疗援疆工作。

202020202020

北京市援疆医生正在为患者看诊。

针对受援地的卫生健康工作现状以及帮扶需求,新一期援疆医生涵盖妇幼健康、中医康复、传染病防控、神经科、骨科、麻醉科等临床专业,以及超声、放射、检验等医技专业。“作为一名结核科医生,我一定发挥专业特长,为和田地区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援疆医生黄麦玲告诉记者。

“我们前期都摸过底,根据受援医院的发展规划、亟待提升的专业需求等从北京选派援疆医生,在受援医院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诊疗水平过硬的‘带不走’的医疗队。”北京市援疆干部、医疗领队刘福森说。

北京市通过援疆教师“送教下乡”、教师教研针对性帮扶指导、教师培训、成立援疆教师名师工作室等方式,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培养出一批优秀教师。

“我们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实现教育援疆从‘帮扶’到‘赋能’的转变,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和田落地生根。”北京援疆教师刘胜文说。

据统计,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累计选派援疆干部人才3300多名,通过“师带徒”模式为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各领域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已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0.86亿元,支持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培训各类干部人才313批、32.4万人次,助力和田地区及兵团第十四师打造懂技术、善治理、能带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从教育筑梦到医疗护航,从交通畅行到安居宜居,从产业发展到人才筑基,北京援疆用真心浇灌希望,以实干书写担当。跨越山海的援助,改善了和田的基础设施,提升了民生福祉,在两地人民心中架起了一座情谊之桥。这份深厚的京和情,正持续为和田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绘就携手奋进的崭新篇章。

作者: 编辑: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