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路13《筑梦昆仑》连载中

来源:第十四师昆玉市     点击量:15   发布:2025-07-29
分享到

攻坚之路13

225 团积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建立“龙头企业+两委+合作社+职工(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按照“一村一品”培育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产业融合、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产业项目、就业岗位向有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倾斜。对具备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等方式增加收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将庭院经济作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职工群众创收增收的重要抓手,争取形成“一连一业”示范区。

团场向东1千米左右,有一片建设规整的大棚,这是225团实行农业提质增效的最好例证。大棚很早之前就已经建设完成,但由于村民不懂种植技术,无法从种植中获得效益,大棚便逐渐荒废。经过一段时间的闲置,大棚只剩下斑驳的外墙,钢构已经完全损坏,卷帘机也不知去向,大棚里长满了荒草,有些甚至比外墙还高。为了整合利用资源,225团对58 座大棚进行重新改造,恢复使用标准。组建合作社,找懂经营、会管理的群众负责,安排贫困户参与建设,恢复生产运营。经过不断努力,大棚顺利扭亏为盈,实现单座大棚收益1万元以上,8户贫困户不但获得了收益,还学到了大棚种植技术,有了脱贫的基础。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225团第一时间启动防控预案,对所有封闭单元实行居家隔离措施。在这个关键节点,如何保障物资供应成了头等大事。和田农批市场距离很远,加上沿途交通管控,运输蔬菜很不方便,在居家隔离的前期,出现了蔬菜供应短缺的情况。这时,团场 58座大棚发挥重要作用,合作社社员拿出自家种植的蔬菜,免费提供给村民食用。因担心部分村民取菜不方便,他们还安排了车辆,将蔬菜送货上门。

有人问一位捐赠人为什么捐赠蔬菜,他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没有团场的好政策就不会有我现在的好生活,团场物资匮乏时,我应当站出来做点什么。”在这些尽职尽责的职工的努力下,225 团的大棚合作社运营得越来越好,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吸纳的社员也越来越多,将会有更多的人从脱贫攻坚中受益。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