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随着终场哨声在五家渠市体育公园响起,历时一个月、历经87场鏖战的新疆和兵团全民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兵超”)落下帷幕。鼓声渐息,人潮渐散,但五家渠这座距离乌鲁木齐市仅30公里的小城,却依旧灯火通明:夜市摊主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青格达湖畔的一顶顶露营帐篷如花儿般盛开,酒店大堂里办理续住手续的游客还在回味赛场上的绝杀进球。
在新疆和兵团全民足球超级联赛现场,观众为球员呐喊助威(摄于7月18日)。
“兵超”,这一没有职业球星光环、也没有商业资本堆砌的草根赛事,为何能让一座小城“热度不退”?联赛的大幕落下后,“兵超”给五家渠市留下了什么?
西北小城“火爆出圈”
夜幕降临,青格达湖畔的“农谷农家小院”里人声鼎沸。店主何玉强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对记者说:“得益于这次‘兵超’比赛,我们的生意比之前好了五成还不止。”这样的外延效应,正是“兵超”联赛热度的生动写照。
31天,34支球队,87场比赛,吸引现场观众50.6万人次,最高单场观众达3.2万人——这一串数字,是本届“兵超”联赛交出的亮眼成绩单。联赛期间,赛事组委会通过全域传播矩阵,创作短视频2万余条,“新疆兵超”抖音话题播放量达3.5亿次,赛事网络直播观看量累计达1亿人次,“五家渠”和“兵超”等词条多次登上网络热搜榜……这不仅显示出这一赛事的火爆程度,更见证了五家渠这座城市知名度的飙升。
在新疆和兵团全民足球超级联赛夺冠后,新疆鑫金盾技工学校队激情庆祝(摄于8月17日)。
住宿行业最先感受到这股热潮。六师五家渠市约有住宿行业经营主体158家,拥有房间总数6453间,“兵超”联赛期间,酒店入住率较平日提升40%,多家酒店持续处于满房状态。“赛事期间,我们日均订出客房180间,很多客人会选择多住两三天,就为体验周边的旅游项目,尝尝附近的美食。”五家渠市温德姆酒店销售总监吴琪告诉记者。
距离赛场6公里的青格达湖旅游度假区,迎来了客流高峰。景区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路谢平难掩喜悦:“赛事带火了赏花游,‘下午徜徉花海+傍晚奔赴赛场’的一日游成了游客们的首选。这段时期,景区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周末达到6000人次,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延长至5.5小时。”更令人惊喜的是,景区二次消费占比飙升至54%,游客在这里从“走马观花”变为“深度体验游”。
新疆和兵团全民足球超级联赛一场比赛结束后,大批球迷和游客涌向比赛主场——六师五家渠市体育公园南侧的“兵超助力”美食街(摄于8月12日)。
消费市场的火热同样令人瞩目。赛场周边,美食街37家商户营业额平均上涨50%,400个餐位几乎每天座无虚席,芳草湖凉皮、奇台拉面、共青团农场葡萄汁等,纷纷借赛事“出圈”。在“兵超”美食街,“裴记酱香饼店”店主裴亚婷感慨道:“一周三天的比赛日我就赚了五六千元,自从开赛以来,人流越来越多,营业额明显提升,我也越来越有干劲。”
从“一阵风”到“四季火”
当赛事的热潮逐渐退去,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兵超”的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其背后的运营逻辑和发展模式,能为其他地方提供哪些借鉴?
细细探究,借助“兵超”火热出圈,五家渠市书写了“三张答卷”:
一是打造“军垦+足球”的城市新名片。一场场比赛,让“兵超”超越了单纯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兵团精神与多元文化交融的立体展台。北塔山牧场“塔山雄鹰”足球队队员带着“石垒球门、风沙训练”的故事踏上赛场,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戍边精神”的双重内核。“塔山雄鹰”足球队队长阿赞别克·条留汗既是一个足球运动员,也是一名护边员,他说:“足球让我们不同民族的兄弟更团结了,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赛场外的非遗展区,哈萨克毡绣和布绣、迷糊戏等传统文化的展示,让球迷和游客在观赛之余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六师副师长、五家渠市副市长闫盛红表示:“文旅融合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突破的创新点。‘兵超’让五家渠市以‘军垦底色+足球激情’的新形象闯入全国视野,成为有故事、有温度、有活力的‘丝路边塞明珠’。”
新疆和兵团全民足球超级联赛期间,六师五家渠市推出各类文化展演、乡村旅游、非遗体验等文旅活动,以激发和释放消费潜能。图为在五家渠市体育运动公园音乐角,人们聚集在一起,观看一场民谣音乐会(摄于8月12日)。
二是建立“赛事+”产业融合链。沙漠探险、红色研学、非遗体验等特色旅游线路,让“一场比赛带火一条线路”成为可复制的经验。通过精心设计的“观赛+文旅”线路,五家渠市实现了从接住“流量”到深耕“留量”的转变。青格达湖旅游度假区借势推出蹦极项目和音乐节活动,与“荷花季”联动形成了“组合拳”;“球赛+连队研学+田园采摘”的文旅“黄金组合”,让共青团农场红色记忆博物馆里游客数量翻番,周边农家乐的营业额增长50%,同时带动一〇三团甜瓜“采摘经济”增长15%。
六师五家渠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庄冉表示:“我们设计文旅线路时注重动静结合,让前来的球迷既能沉浸式观赛,又能深度体验兵团的文旅魅力,在动静切换间,感受体育激情、体验兵团文化和田园风光。”
三是推进实施“足球种子”未来成长计划。本届“兵超”联赛虽已落幕,但兵团推动足球运动发展的大幕才刚刚开启。7月29日,五家渠市文孚技工学校与足球网红努尔麦麦提·西热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努尔麦麦提·西热甫将为热爱足球的学生提供专业的足球培训,助力当地学校提升足球教学水平。
此外,六师五家渠市足球协会组织226名青少年儿童组建特色方阵参与赛事巡演,开展少儿足球夏令营活动,举办暑期青少年训练营,目前已培训学员240人次,让更多喜爱足球运动的青少年走上了绿茵场。
五家渠市少儿足球队的队员们进行对抗训练(摄于8月16日)。借助新疆和兵团全民足球超级联赛的热度,六师五家渠市着力完善赛事体系,系统化培养足球后备人才。 杜仪 摄
小城故事开启新篇章
华灯初上,青格达湖畔的烧烤营地炊烟袅袅,游客们的欢笑声与荷花的阵阵清香交织在一起——五家渠市的“兵超时间”并未结束,而是开启了全新的发展篇章。
“我们夏季靠赛事,秋季有丰收节,冬季推冰雪游,让游客每个季节都有想来的理由。”路谢平介绍说。面对文旅产业季节性限制,六师五家渠市布局多元化IP矩阵,计划嫁接兵团特色资源,打造冰雪运动、低空旅游、跨境研学等新业态;联动周边团场,开发“一团一品”农旅线路,将“兵超”从夏季顶流打造为全年IP。
六师五家渠市还将进一步完善赛事培育体系,秉持“扎根基层、着眼未来”的宗旨,系统化培养足球人才。下一步,该师市计划推出裁判员、教练员等系列培训课程,并组织举办覆盖奇台农场、一〇一团、新湖农场的团场基层联赛,让更多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参与足球运动;与专业院校合作,拓宽青少年体育发展路径,打通足球特长生升学通道;持续组织开展青少年足球夏令营等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公益活动。
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六师五家渠市正规划“兵超主题非遗文旅线路”,串联红旗农场毡绣工坊、芳草湖迷糊戏研学基地等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同时,推动赛事IP与乌鲁木齐都市圈联动,建立“赛事—旅游—商贸”一体化区域合作机制。
在文化传承方面,六师五家渠市将持续深挖“军垦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庄冉表示:“文旅不是简单‘看风景’,而是要让游客带走兵团的精神印记。我们要让师市既有竞技的激情,也有田园的诗意,下一步,将结合各团场特色定制赛事及活动,让每个团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旅发展路径。”
……
一座城的改变不会停止。“兵超”留给五家渠市的,不仅是万人欢呼和上亿点击量,更是一种信心和勇气。五家渠人用实践证明:小城不必仰望星空,自己便可点亮星河,激情永不落幕,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 编辑: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