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实——兵团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综述

来源:团炬     点击量:17   发布:2025-09-16
分享到

公园里,麦西来甫与广场舞的动感旋律交织,各族职工群众一起跳出“最炫民族团结风”;棉田里,兵团农技人员教地方少数民族群众应用先进种植管理技术,希望的田野开出“幸福花”;学校里,各族学生共同诵读经典古诗词,红色教育蓬勃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入脑入心……在各师市团场,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场景,已成为最动人的日常。

自治区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向主线发力,让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实,一幅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画卷徐徐展开。

共筑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心田

“我刚炸好的馓子,快来尝尝!”9月12日,十三师红星一场大营房社区红星花苑小区居民王丽敏热情地招呼着邻居们。她所在的楼栋单元有10户少数民族居民,长期以来,各民族居民亲如一家,被大营房社区评为“石榴籽星”单元。

“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写进了社区居民公约。”大营房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党惠先说,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营造出邻里团结、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浓厚氛围。

不断夯实各族职工群众团结根基。自治区成立70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扎根边疆,坚决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为各族群众大办好事实事,有力促进了边疆繁荣稳定和民族团结。

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和兵团工作汇报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

为确保新时代兵团各项工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兵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组织集体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兵团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兵团党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紧紧围绕、毫不偏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进兵团各项工作。各师市各部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将重大要求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过程,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呈现新气象。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拓展。兵团精神研究会、文化润疆研究中心先后成立,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扎实的学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新编秦腔历史剧《西域汉关》反响热烈;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0世纪50年代初进疆女兵风采’文物图片展”项目、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军垦名城 塔河明珠”展览项目入选国家巡展项目名单……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兵团加快建设先进文化示范区,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做强兵团红色文化品牌,构建覆盖兵团、辐射地方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守正创新中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增信心、筑同心,兵团持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颗颗鲜红的石榴籽在历史卷轴中熠熠生辉。

共享发展成果 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请进,院子里的菊花开了,苹果和葡萄也熟了……”8月30日,在三师四十四团十八连,“花栖小院”民宿经营者艾力·阿布都热依木热情地招呼来自陕西的游客。

“以前的十八连,被大家称为‘盐碱地上的羊圈’。近几年,连队建起了美食广场、主题公园和游客服务中心,连队‘两委’成员帮我发展旅游业,旺季1个月能增加6000元收入呢。”艾力·阿布都热依木说,民族团结一家亲,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十八连援疆创业园区的新疆豫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10余名少数民族工人弯腰专注地进行切割、焊接作业,一扇扇专业护栏不断地从这里运往周边市场。十八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周林说,援疆创业园内的8家企业为100余名少数民族职工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让他们在家门口端稳了“就业饭碗”。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给我们创造了好环境,白天我们勤劳致富,晚上和各族朋友一起休闲娱乐,日子过得特别充实!”四十四团一连居民艾克热木江·艾尼完尔高兴地说。生活在美丽的田园式家园,各族职工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各团场奔涌着民族团结、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

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兵团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合点、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凝聚人心的物质基础。

金灿灿的吊干杏销售火爆,助力一师阿拉尔市职工群众增收致富;黄澄澄的沙棘丰产丰收,让九师白杨市沙海“披绿”又“生金”;满树的玉露香梨皮薄多汁,成为十师北屯市特色林果业“新秀”……兵团用好用足中央财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大力实施项目建设,积极做大做强边境团场、少数民族聚居团场特色产业,业兴人聚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族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作者: 编辑: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