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攻坚之路21
教育是百年大计,也是脱贫攻坚能否拔掉穷根的决定性工程。长期以来,225团村民深受没有文化的困扰,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持续学习能力匮乏。村民没有继续接受教育的原因多种多样,些是因为团场没有像样的学校,师资力量匮乏,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无法继续上学。有些是因为受家庭观念影响,觉得上学没有什么用处,不如在家里放羊来得实在。还有些人是因为经济原因,虽然孩子在校表现很好,可是家里负担不起孩子的上学费用,最后只能无奈放弃。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越不接受教育越没有文化,越没有文化就越不接受教育。如果不打破这个循环,脱贫攻坚就无法顺利进行。
225 团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教育的好处,引导村民树立教育脱贫的理念。同时重新翻修团场中学,为孩子们打造良好的上学环境。走进225团的各个村庄,每个村庄里建设得最好的就是学校。走进学校,有宽敞的校舍、齐全的体育设施、整洁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内容丰富的挂图,还有眼神中充满希望的孩子们。现在的225团,所有学龄儿童均正在接受教育,一些孩子甚至在帮助家里的大人学习课本知识。
伊木然江是225团的村民,也是一名孩子的家长。伊木然江从小学习很好,一直是班级前几名,被视为家里的骄傲。但是初中毕业之后,受家庭条件的影响,伊木然江被迫从学校退学,早早地走向了社会。早早退学一直是伊木然江的心病,也是导致他在贫困线挣扎的主要原因,没有知识无法自力更生,没有文凭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教育是决定贫穷能否在代际传播的重要手段,许多家庭都是因为缺乏教育,造成了世代贫穷。伊木然江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孩子,而且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龄,教育的问题根本不用他操心。团场对30名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给予补助,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补助按照疆内学校和疆外学校两个标准发放,疆外学校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给予补助,疆内学校按照每人每年3000元给予补助。补助为贫困的孩子送去了温暖,也为他们铺平了汲取知识的道路,让他们的人生获得了更多种可能。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