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昆仑山,天高云淡。在第十四师昆玉市境内的杜瓦草场,海拔3500余米的峭壁上,几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北山羊沿着近乎垂直的岩壁从容跳跃。
“北山羊仅栖息于海拔3500至5500米的裸岩区,对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它们的频繁现身,说明这里区域生态的持续向好。”第十四师昆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玉苏甫江·牙库甫指着山巅介绍,“目前杜瓦草场所在的昆仑山中段,栖息着12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20余种。”
8月5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北山羊在杜瓦草场海拔3500余米的峭壁上休憩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钟昌涛 摄
这片土地生态向好的背后,是师市数年如一日对生态保护红线的坚守。当地划定昆仑山区生态保护红线,将杜瓦草场纳入严格保护范围,组建专业巡护队开展常态化巡护,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同时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工程。
今年3月,第十四师昆玉市开展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干部职工1900余人栽下胡杨、红柳、梭梭等本地适生树种32万余株,为1000亩沙地披上新绿。师市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吴怡嘉感慨道:“我在昆玉市生活工作了20多年,亲眼见证了师市从沙漠变成绿洲的过程。”连续3年参加植树的西部计划志愿者黄凤说:“通过植树活动,增强了大家的生态保护意识,能为师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贡献,我很开心。”
3月20日,师市开展2025年春季义务植树造林活动。(资料图片)
第十四师昆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文燕介绍:“梭梭、红柳、胡杨抗干旱、抗盐碱性强,后期还可以套种大芸,发展沙产业,从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2024年,师市完成国土绿化任务5.4万余亩,今年计划新植林地面积超1.61万亩,投资预计达3000万元。
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体现在空气质量上。2024年,师市实现空气优良天数196天,同比增长3.7%,PM2.5浓度仅为17微克/立方米,低于兵团平均值。师市投入60万元建成7个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站,与现有的2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共同构建起立体环境监测网络。
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候鸟迁徙的理想驿站。今年2月,第十四师224团的阿克兰干水库、和泰新村湿地等处就已热闹非凡。成百上千只赤嘴潜鸭、绿头鸭、针尾鸭在芦苇中穿梭嬉戏,成群的白鹭、苍鹭姿态优雅。据不完全统计,白骨顶鸡、灰鹤、斑头秋沙鸭等十几种水鸟在此栖息、中转。万鸟翩跹的壮丽景象,是对师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力度的最佳回报。
生态改善的成果最终惠及全体市民。昆玉市玉都街道康泰社区探索建立的“党建引领+积分激励+群众自治”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了社区环境治理难题,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该社区获评生态环境部2025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社区类先进典型,成为师市环保工作的亮丽名片。
从昆仑山巅北山羊的矫健身影,到沙漠边缘新植的万亩葱茏;从水库湿地上空百鸟齐飞的动人乐章,到持续向好的空气质量指数,第十四师昆玉市正以坚实的行动,在天山以南、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筑起一道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绘就一幅生机盎然的崭新画卷。(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婉茹)
作者: 编辑: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