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之路23《筑梦昆仑》连载中

来源:第十四师昆玉市     点击量:25   发布:2025-10-14
分享到

攻坚之路23

在脱贫工作中,最难富的是脑袋。长期以来,当地农民一直处在温饱线上,生活方式非常单调,没有机会接触到形式多样的文化。接收“两场一区”以后,225团发挥兵团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作用,从兵团基本文化着手,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9年12月,225团全体村民观看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文艺演出。与其他演出不同,这次文艺演出的演员全部是“熟面孔”--全部由各个村的文化骨干组成。演出的质量非常高,不管是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还是音乐情景剧《二二五团亚克西》,抑或是快板书〈二二五团两周年》,都赢得了村民的一致称赞。受邀观看演出的地方代表非常激动,看着台上活跃的演员,根本不敢相信这是在地里摸爬滚打的农民。从力不从心到得心应手,225团群众的文化素养是如何提高的呢?

这要从兵团的政策开始说起。团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组建了锣鼓队、秧歌队、业余文化队等,组织村民学唱爱国主义歌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团场干部经过了解得知,群众很喜欢广场舞,于是主动为群众协调跳舞场地,安置灯光,又出资为大家购买音响等配套设施。一到晚上,舞场上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有专门的老师教大家跳舞,群众提升很快。225团为大家搭建群众大舞台,定期组织演出活动,在实践中遴选好演员,培养文化骨干。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文化骨干越来越多,他们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从原来的“草根艺人”成长为团场的“大明星”:有会唱爱国歌曲的维吾尔族小男孩,有会唱豫剧的少数民族大妈,有会跳滑稽舞的农民大叔。

与此同时,团场积极与兵师、地方以及社会艺术团体联系,积极挖掘创作艺术成品,提升团场文化内涵。通过挖掘买赛地脱贫致富的故事,把先进人物放上舞台,鼓励更多人投身脱贫攻坚;通过挖掘拉依苏村长寿故事,推广世界长寿之乡,吸引更多人前来旅游;通过挖掘维吾尔族村民收养汉族小女孩的故事,讲述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真情;通过挖掘北京援建的故事,讲述京昆人民一家亲的深情厚谊……未来,会有更多的故事发生在这片土地上,也会有更多反映这些故事的作品出现在舞台中,225 团将竭尽所能,丰富辖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