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礼记
李小龙
一
老友说远方此刻正下着雨,我对他说我也正感受着入冬前的曼妙。风沙依旧,不过渐渐小却,没有雨,有的是光照凡尘。尤其是中午时分,暖阳一片,好似深秋即将远走的嫁妆。
并不觉得这个地方不好,唯一觉得遗憾的是,在旅行人眼中,日子很快,真的不算长。今天听到了一句去年自己常说的话,万里江山展欢颜,彩云长在有新天。大概去年也是这时候,身心疲倦,不管是对工作还是对生活。
他们都说我喜欢笑,我也会戏谑地说,苦中作乐。就像是今天,趁着吃饭,走出待了一天的樊笼,看着天际,心里也会嘀咕着说,一定是云偷走了我藏在屋顶的酒,不然今天不会有这样红的晚霞。有时候,我也在想,人什么时候会不再温柔,不再浪漫。或许等那一天到来时,少年还是那个少年,少年也不再是那个少年。
看着漫天的沙从远处呼啸而至,我想这也算是给依旧忙碌的九月画上句号的最好方式。
窗台上的绿萝长势挺好,大概是因为我和它说,舍友要回来了的缘故吧。不过旁边的两株盆栽就没那么应景,以至于想着天气很好,拿出去晒晒太阳,结果迎来的不是甘露,而是此刻依旧弥漫在空气中的沙。我和小杜说,如果把沙当成雨,也会是一种别样的浪漫,一种来自南方的邂逅。
听歌的人总会很矫情地把自己当成里面的人,我也不例外,大概这也就是我很难去用自己的感触来写一首歌的原因,正如同麦麦提敏今天散会后拉着我的手问我说,你为什么每天都是笑呵呵的,我依旧是笑呵呵地回答他,快乐是一天,沮丧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快乐呢?
二
掰着手指头,今年又算是过得差不多了。有人离开就会有人过来,也同样是今天,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空荡荡的房间,唯一亮着的是灯,是厚重的工作任务。不管怎么说,感谢来过,感谢回来,更感谢一切的相遇与值得,因为我突然觉得,选择是一种情怀,优秀是一种能力,享受孤独是一种态度,而面对当下更是一种释然。千里游子,他乡旅居,我们都知道,长夜漫漫。
这个时候,明月皎洁,最好的放松方式是去看看晚霞,吹着晚风,独自走过回宿舍的路,与树同行,也一定要带着期待,迎接金色象征收获的秋天。太阳会温暖早起的人,月亮会陪伴熬夜的人,不偏不倚,因此依旧要做一个温柔的人,像乘着彩虹的候鸟等待如期南归,像邮局筒里的那封家书等待着满载的思念,像大海中那屹立的灯塔等着海平线上升的第一缕阳光。
我想只有两件比上班更重要的事,一件是窗外的蒹葭,一件是今晚的月亮。
静谧的夜,安静的楼道,外面是橘灯,天上是孤月。之前好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天越黑,星星就会越亮。我想对于月来说,亦是如此。克服孤独的最好方式就是发亮,毕竟光可以照亮所有夜行的路。
天涯共此时。今天复始着昨天,和老友寒暄,聊着从前。和家人打着视频,看着阿妈掰着手指头跟我说明天准备了多少美味的佳肴,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的中秋,是一整天的忙碌,从早到晚。此时此刻,耳边响起的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
沙和雨的区别就在于都是每一次的想念,但是想念的人各不相同。
母亲打来电话说,今年的桂花特别香,用来酿酒和做点心最合适不过。家里乡下的谷子晒得金黄,糯穗也很细长,今年的收成肯定很好,到时候等打出新米可以寄上一袋尝尝芬芳。我想了想那个画面,两个人笑着说,寄过来的这袋米应该蛮贵。贵的不仅仅是运费,还有家乡的厚重。
昨天下午农场也扬起了沙,大概是春秋不可少的仪式。我对母亲说,这边下沙就和家里下雨一样,来得很急切,走得又很从容。早上还是暖阳一片,临近午后便是云雨翻腾。这个时令,阴雨绵绵,一场秋雨一场寒。可能沙也是如此,提醒着旅居于此的游子们换季天寒,注意添衣。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将清风装进杯子,把四季和山河端上桌,只要我们心存浪漫,每天都会如约而至。今年的雨特别多,多到沙漠中也有了许多新绿,今年也扬起了很多沙,多到让人敬畏。好朋友来来去去,熟悉的人走走停停,我还在原地踟蹰,向着远方的方向。
一定要有所热爱,那一天行走在川亿的小巷子里,让我又仿佛回到了曾经的那个地方。天色渐暗,暮色苍茫。未打烊的店铺华灯初上,每家都有着食客,菜品和香味交织,红油滋润。或许这一刻,才称得上人间烟火。等哪一天,这边不再扬沙,我想一定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毕竟有人说,每思念一次,都会下一粒沙,于是才有了撒哈拉沙漠。对于南疆的人而言,也同样有了思念,才有了这片人间值得喜欢的地方,因为有喜欢的人,有值得留恋的地方,有很多很多人和很多很多事,正如同,温柔的风要归功于昨夜的雨。
独在异乡,唯愿安康。
作者简介:
李小龙,湖南长沙人,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艺术系,中共党员,现任职于第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党政办公室,爱好文学,作品散见于《兵团日报》等报刊。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