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媒体看昆玉 | “沉浸式”陪餐保障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第十四师昆玉市     点击量:0   发布:2025-10-27
分享到

41

十四师昆玉市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监督指导团队在一牧场中学食堂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摄于9月25日)。 关国成 摄

“今天的菜合不合胃口?”“最喜欢吃什么菜?”

近日,十四师昆玉市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的联合监督指导团队走进一牧场中学食堂,与学生同吃一餐、共话“食安”。

“土豆烧牛肉很好吃,就是希望青菜再多一点。”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初中生阿依则巴·居麦托合提腼腆地笑了。

眼前这顿看似平常的午餐,却是一场“沉浸式”的监管实践。陪餐过程中,联合监督指导团队不仅品尝饭菜味道,更细致观察学生取餐流程、餐具清洁度和就餐秩序。

“‘陪餐’不是‘陪吃’,而是‘陪安全’。”联合监督指导团队负责人刘光彩说,“我们要用学生的视角观察食堂,及时发现隐患,督促整改,确保师生吃得安全、吃得安心。”

饭后,联合监督指导团队走进食堂操作间。砧板上的色标、留样柜里的样本、食材库房的存放区,成为重点检查的对象。

砧板上贴着红、蓝、绿三色标签,分别对应肉类、水产和蔬菜。十四师昆玉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熊雅琳拿起一把有绿色标签的刀,仔细查看刀口是否干净。“色标管理能有效防止交叉污染,细节决定安全。”她说。

在留样柜前,工作人员仔细核对标签:“午餐,西红柿炒鸡蛋,125克。”

“每一样菜品都必须留样48小时,一旦出现问题,可立即追溯。”熊雅琳向记者介绍。

随后,他们来到食材库房。这里分区整齐、标签清晰,米面油、调味品、冷冻肉类依次陈列,每一批次都有完整的“身份信息”。工作人员翻看采购台账,核对供货商资质、检疫证明、采购日期、保质期,并用手机扫码查验电子票证真伪。

“这颗土豆从哪里来?这块肉谁检验的?都要清清楚楚。”一牧场中学食材库房工作人员帕太姆罕·伊敏说,“食材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必须严格把关,防止不合格食材流入校园。”

检查结束后,联合监督指导团队召开现场反馈会,对学校“明厨亮灶”“分餐制”等亮点予以肯定。

“校园食品安全无小事。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双部门协同督导’常态化,通过‘陪餐制’‘家长开放日’等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三方共治的长效机制。”十四师昆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走出食堂,夕阳洒在操场上。厨房里,工作人员正忙着准备第二天的早餐——洗菜声、消毒柜的运转声,交织成一首令人安心的“食安协奏曲”。

来源:兵团日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段若冰 通讯员 郭晓娇 关国成)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