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指成拳聚能量——兵团“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八

来源:兵团日报     点击量:0   发布:2025-10-27
分享到

位于昆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丰茂果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和田地区墨玉县青年亚库普·胡拜尔迪认真查看自动化红枣清洗设备运转情况;来自兵团的采棉机,驰骋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野云沟乡种植户杜亚峰的棉田里;十三师新星市至哈密市公路项目加紧施工,连接兵地的又一条交通“动脉”即将贯通……一幕幕火热场景的背后,是“兵地一盘棋”“兵地一家亲”理念的生动实践。

兵地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十四五”以来,兵地双方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等领域深度融合,实现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协同等多点突破,各族职工群众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共同书写了边疆共守、团结共创、发展共进的壮丽篇章。

打破壁垒,架起融合“高速路”

70年来,兵团作为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一部兵团的建设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深化兵地融合的发展史。新时代新征程,自治区党委和兵团党委将兵地融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

今年2月11日,自治区在塔城市召开推进兵地融合高质量发展会议暨兵地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深刻认识兵地只有大融合才能实现大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体制机制创新是兵地融合发展的“先行官”。“十四五”以来,兵地双方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决摒弃墨守成规、条块分割的思维定式,精准破解融合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通过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机制,以制度协同和机制衔接为突破口,系统性重塑区域发展格局。

在战略规划层面,兵地双方不断提升融合发展制度化水平,在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产业协作更加紧密,双方合作共建近20个产业园,合资组建油气勘探开发公司,共同推进哈密、准东、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

优势互补,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近日,五师双河市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兵地融合产业园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正式揭牌。该产业园依托阿拉山口口岸优势,聚焦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领域,计划分两阶段打造“口岸+腹地”良性互动的产业新高地。

“十四五”以来,兵团着力深化产业协同,推进与地方在工业、农业、文旅等领域融合不断走向深入,逐步构建起协同高效、优势互补的发展新格局。兵地双方通过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与政策联动,进一步打破地域和体制壁垒,实现从“单打独斗”到“链式共赢”的转变。

能源开发领域合作实践卓有成效。2024年年底,位于玛纳斯县的石玛兵地融合5吉瓦光伏防沙治沙项目一期工程成功并网发电。这是全疆首个兵地融合光伏防沙治沙项目,标志着玛纳斯县和八师石河子市在共同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上迈出重要步伐。

农业产业化合作结出累累硕果。自2023年以来,二师铁门关市投入4130万元专项资金,在二十一团、二十二团等团场的结对村集中建设示范项目21个,显著提升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通过“共建共享、双方受益”的模式,团场帮助村集体增收414.99万元、带动就业3.16万人,形成了党建引领、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良性发展模式。

文旅融合绽放异彩。六师奇台农场一万泉景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江布拉克景区依托同属东天山山脉的天然优势,在2022年7月共同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后,于2024年正式实行“一票通”制度,共建“兵地融合创新型旅游示范景区”。这一共享资源、共塑品牌的发展模式,成为兵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擦亮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的金字招牌。

服务均等,编织幸福“同心结”

今年5月20日,全疆首个兵地融合援疆示范校——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在喀什市揭牌。这所由兵地共同投资7224万元建设的学校,可容纳2400名学生,配备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一流设施。

兵地教育系统通过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举措,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惠及更多学生。如今,不论是在团场连队,还是地方乡镇社区,各族学生同班共学已是常态,兵地教师跨校交流亦成为日常。

“十四五”以来,兵团坚持高位推动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持续促进兵地双方在教育、文化、交通、医疗等民生领域深度融合,一系列务实举措相继落地见效。

今年,塔城市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九师一六二团至恰夏镇官店村乡村道路开工建设,公路途经塔城市二工镇、也门勒乡,项目总投资1539万元,全长15.39公里。

“现在,从一六二团团部到也门勒乡泉水村只有5公里路程,较以往绕行219国道距离缩短近10公里,实现了塔城市至一六二团道路互联互通。这既改善了沿线兵地职工群众的出行条件,也方便了团场大型机械通行,为我们开展夏收、秋收提供了便利。”也门勒乡副乡长孙仁鹏说。

目前,塔城市共有14条公交线路,其中3条公交线路直通九师3个团场,近2万名兵团职工群众从中受益。

文化融合促进心灵相通。自治区和兵团通过联合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医疗社保深度融合惠及千家万户。兵地医保部门推动“四互认”改革,即定点医药机构互认、视同缴费年限互认、门诊慢特病资格互认、基金检查结果互认。目前,兵团现有4547家定点医药机构中,通过互认方式纳入的地方医药机构有1632家,有效满足了兵地参保人员就近就医购药需求。

“同心路”“连心桥”是贯通发展的血脉,资源流动共享是融合共生的灵魂。当天山南北的“硬联通”与“软对接”交织共鸣,兵地融合必将释放出更强的发展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姜蒙、张贝)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