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媒体看昆玉丨昆仑秋色入画来

来源:兵团日报     点击量:0   发布:2025-11-05
分享到

3

十四师一牧场昆仑山大峡谷景区一隅(资料图片)。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摄

一牧场,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这里三面环山,上接雪线,下临戈壁,拥有126万亩天然草场与万亩饲草基地。在这个秋日里,我第三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

与前两次薄雾笼罩的景象不同,此时的天空仿佛被洗过一般,湛蓝而深邃。车刚驶入场部,巍峨的昆仑雪峰便映入眼帘——洁白的山顶在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大山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神,静静俯瞰着山脚下安宁的大地。

山下的草场上,打成卷的草捆有的已被运走,有的零星散落在原野中。抬眼望去,山前草原铺展出温暖的秋黄,与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层次分明、壮阔而宁静的画卷。

我们乘着车沿山路向上行驶,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最底层是金黄灿烂的草甸,与山间耐寒灌木的暗红、橙黄交织成斑驳的色块;继续往上,是昆仑山冷峻的灰色岩壁与纯净的雪线。最终,一切都融入头顶那片无垠的蔚蓝。这色彩的阶梯,简洁而恢宏,仿佛将四季的精华浓缩于一瞬。

此行的首站是秋日里的昆仑山大峡谷。这里的金色,不同于绿洲中胡杨那般浓烈纯粹,显得更为含蓄而富有层次——或许是因为峡谷中湿润的小气候,延缓了秋天的脚步。

依照当地人的建议,我们沿着塔格山的木栈道向上攀登。不必登顶,只行至半山,回望来时路,便见一座座白色毡房如珍珠般散落在金色的草甸上,炊烟袅袅,宁静安详,令人顿忘尘世纷扰。

随后,我们继续乘车前行,最终停在五彩泉所在的山脚。真正的探秘由此开始。欲见这传说之境,须沿陡峭的木栈道一步步向上攀行。山路在寂静的峡谷中蜿蜒。越往上,海拔越高,空气也愈发清冽,呼吸间已能感受到高原的凛冽。我们走走停停,每转过一道山弯,心中便多一分期待。

就在某个不经意的转角,那片传说中的水域蓦然映入眼帘——我们终于抵达五彩泉边,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终年不息的泉水,因流经富含矿物质的红色岩层,在秋日明亮的阳光下,呈现出蓝、绿、黄交织的瑰丽色彩,变幻莫测。

从昆仑山的雄奇中归来,我们来到蓝湖生态园。这里展现的,是人类创造的另一种奇迹。立于观景台远眺,成片的果树郁郁葱葱,如绿色海洋在昆仑山脚下绵延起伏。远处的蓝湖与满园桃李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走近细看,翠绿枝叶间,一颗颗成熟的水蜜桃压弯了枝头,果香四溢。

一位正在劳作的工作人员笑着与我们攀谈。他告诉我们,2017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沙化的荒地,每到春季,黄沙便肆虐场部。是一牧场人年复一年全场动员、义务植树,将数十万株果树栽种于此,把漫天黄沙变成了今天的“花果山”。听他娓娓道来,再望眼前这片生机盎然的绿意,我心中敬意油然而生。

这片生态园,不仅是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更成为当地职工增收的“致富园”与游客向往的乐园,默默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夕阳西下,我们踏上归途。回望昆仑,雪山依旧圣洁。这一日,我仿佛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巡礼,领略了山河的壮丽,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将荒芜变为丰饶,写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诗篇。(兵团日报记者 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来源:兵团日报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