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大市场 扩大“朋友圈”——从第八届进博会看兵团开放发展新实践

来源:兵团日报     点击量:0   发布:2025-11-12
分享到

21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兵团展位,油莎豆、番茄酱、沙棘汁等优质农副产品,成为客商关注的“宝藏好物”。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柏成 摄

22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兵团展位人气十足。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柏成 摄

23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农食产品展区,参展商直播推介产品。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柏成 摄

24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投资兵团”产业推介会上,参会嘉宾了解兵团特色产品。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摄

25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农食产品展区,参展商了解国外产品。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柏成 摄

26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兵团展位,三师图木舒克市一家企业的工作人员(右)向客商介绍公司产品。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美惠子 摄

27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馆,一名外国参观者体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的服务。该机器人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通过解码运动意念、驱动外骨骼带动肢体训练,助力神经功能修复。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柏成 摄

潮涌浦江岸,喜迎八方客。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行。这场全球经贸盛会吸引了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发布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43万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人流如织、洽谈热烈,尽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强大“磁吸力”。

在这场全球瞩目的盛会中,兵团的身影格外亮眼。从首届进博会初出茅庐,到第七届进博会签约总额超60亿元,再到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207平方米独立展位,兵团的“进博之路”愈走愈宽广,成为新时代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格局的生动见证。

锚定开放新坐标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11月6日,维克多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软件开发经理张祥的感慨,道出了全球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共同期许。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自2018年举办以来,已累计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3000项,意向成交额逾5000亿美元,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背靠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进博会持续扩大“朋友圈”,既折射出各国企业共享发展机遇的共同愿望,也为兵团提供了链接全球的绝佳平台。

“进博会是我们了解中国市场的窗口,更是对接兵团的桥梁。”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馆一家蜂蜜企业的中国区域销售负责人胡修文表示,“通过进博会,公司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无限潜能。今年,我们果断在新疆设立公司,产品通过霍尔果斯口岸进入,经江苏仓库销往中国各地。我们期待与兵团合作,进一步拓展市场。”

回望8年前的首届进博会,兵团代表团只是带着采购任务而来的“学习者”。而如今,兵团已完成从“学习者”到“展示者”的华丽蜕变——本届进博会,46家兵团企业携近110种特色产品集中亮相,重点展示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全方位呈现兵团多元产业协同并进的蓬勃发展势头。

走进兵团展位,科技感与本地特色交相辉映: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单晶硅片等前沿产品重磅亮相;彩棉天然制品、优质棉纺产品质感十足;伊力特白酒、天润乳制品、“傻老大”瓜子等特色好物琳琅满目;采棉机模型、新能源光伏组件等装备制造与绿色产业标杆展品悉数登场,同时搭配极具特点的文创产品,让中外客商全方位感受兵团的产业实力与文化魅力。

“以前只知道兵团棉花好,现在才了解到,从种棉花到做布料,兵团有一套成熟的体系,这让我们对合作更有信心了。”一位在兵团展位前驻足的哈萨克斯坦客商说道。

主动破局寻机遇

进博会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全球供需双方搭建“双向奔赴”的合作桥梁。本届进博会,兵团不再满足于被动等待客商上门,而是以更主动的姿态、更精准的方式,让开放机遇从“偶然相遇”变为“必然牵手”。

11月6日,“投资兵团”产业推介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参与者齐聚一堂,将目光共同聚焦于兵团的优势产业和合作前景。

推介会上,兵团及各师市招商负责人带着满满的诚意,将自身的优势资源与合作项目一一呈现:四师可克达拉市积极推介农产品深加工及优质文旅资源,“欢迎各位企业家前来考察,我们将提供用地保障、税收减免等一揽子优惠政策”;八师石河子市则聚焦新材料产业,“我们依托区位优势,产品可辐射欧亚市场,期待与有技术、有资金的企业携手,共建跨境新材料产业链”。

这场推介会的成果超出预期,当天促成签约项目23个,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家具建材、设施农业等领域,其中外贸外经项目10个,项目总额4.4亿美元;招商引资项目10个,项目总投资额167亿元;达成合作备忘录3个。

在推介会的兵团名优产品展示区,十一师商务局副局长齐祥然拿着一份份建材样品热情推介,产品独特的工艺与适配中亚市场的特性,吸引了不少境外企业的代表驻足咨询,当场就有3家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

兵团商务局招商处负责人介绍,从“守株待兔”到“主动出击”,从“分散参展”到“集群推介”,兵团在本届进博会上的一系列举措,彰显了对外开放思路的转变——不再仅仅是“引进来”或“走出去”,而是以全产业链优势对接全球资源,以精准化服务搭建合作桥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寻找自身定位,以实现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

硕果盈枝启新程

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到今年,兵团用8年时间,成长为进博会上的一支活跃力量。据统计,第七届进博会期间,兵团签约重大招商引资项目14个,签约总额60.6亿元;达成外贸合同9个,签约总额3.7亿美元。在本届进博会上,兵团产品现场形成购销订单金额1858.9万元。这些沉甸甸的收获,不仅为兵团企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更彰显了全球市场对兵团产业实力的认可,为兵团深化对外开放注入了强劲动力。

清冠纳米科技(新疆)有限公司是首次参加进博会的“新兵”。这家今年刚落户十二师的企业,主要生产纳米防护材料,原本只是抱着“试试水”的心态参展,却收获了意外之喜。开展3天,公司展台前每天都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客商,累计收到合作意向12份。公司总经理江城难掩兴奋之情:“进博会为我们搭建了对接全球市场的桥梁,帮我们跳过了漫长的市场培育期,直接与优质客户对接,‘走出去’的步伐比预想中快了太多。”

来自兵团的节水设备则成为中亚市场的“香饽饽”。凭借节水率高、适配性强等优势,兵团相关企业的膜下滴灌技术已在全球推广多年,早已得到当地农户的认可。“这说明,我们的技术真正契合了市场需求,也证明了兵团技术‘走出去’的可行性。”兵团一家节水企业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兵团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合作诚意让我印象深刻。我相信,随着兵团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我们的合作会越来越紧密。”德国一家医疗器械企业负责人笑容满面地说。

展会落幕不是终点,而是合作成果落地的起点。兵团相关部门已组建专班,负责跟踪对接展会上达成的合作意向,实行“清单式管理”,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推进时限,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进博会让世界看到了开放的兵团,也让我们看到了与全球合作的巨大空间和潜力。”兵团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兵团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让兵团与世界相拥,在服务国家高水平开放的大局中,书写属于兵团的崭新篇章。

来源: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美惠子)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