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团创新“红色研学+”模式,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

来源:多彩昆玉     点击量:3   发布:2025-11-20
分享到

 近年来,四十七团以“红色研学+”为发展主线,通过市场化运营、沉浸式教学与产业融合三大路径,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兵团文旅融合打造出新样板。       

市场化运营,激活红色研学“一池春水”          

四十七团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新型运营机制,由老兵投资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沙海老兵红色旅游区研学基地运营管理。这一转变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与市场响应能力。今年7月,基地以优异成绩通过验收,标志着其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十七团沙海老兵红色旅游区研学基地深度融合和田地区博物馆、新疆工业学院等优质资源,着力构建“一点位一特色、一线路一主题”的教学网络,形成覆盖红色教育、实践体验、文化传承的多元教学体系。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与完善的配套设施,为各类研学活动提供坚实保障。2025年,基地累计接待研学团队175批次,学员总数突破3.5万人次,实现服务收入35万余元,“沙海老兵”红色研学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沉浸式教学,打造行走的“思政金课”          

围绕提升学员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四十七团沙海老兵红色旅游区研学基地创新推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践体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打造一批具有沙海特色的红色研学课程。

12

针对党政干部,开发“感悟老兵精神·提升政治能力”专题课程,着力强化党性修养;面向高校学生,设置沙漠越野、战术模拟等“军训+研学”项目,锤炼意志品质;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沙漠徒步、非遗手作等互动内容,实现寓教于乐。通过组建“老兵后代人才库”,开展老兵故事分享会,让学员在沉浸参与中体悟“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老兵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产业化融合,走出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以“红色+”为主线,四十七团推动研学与农业、文创、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以红促产、以产兴村”的发展新路。 

积极打造“研学+农业”模式,推出4条生态农业研学路线,让学员在红枣采摘、农事体验中亲身感受兵团特色农业魅力;拓展“研学+文创”路径,研发81种老兵精神主题文创产品,并依托“昆玉礼物”平台推广23种农特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研学+服务”体系,带动民宿、餐饮、交通等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多业态融合间接拉动关联产业收入200万元,形成“来四十七团学精神、游沙海、购特产”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红色引流、产业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13

下一步,四十七团将持续深化“红色研学+”发展模式,完善服务体系,强化品牌建设,让沙海老兵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兵团文旅融合与红色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实践智慧。(师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臧家耀)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