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全面发力!斩获6770万美元成交金额!

来源:新疆发布     点击量:0   发布:2025-11-25
分享到

51

11月10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西入口。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黄浦江畔的“四叶草”盛会落幕,新疆的开放故事却愈发精彩。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新疆交易团携270余家企业惊艳亮相,在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的舞台上全面发力,不仅斩获6770万美元成交金额,更让“新疆是个好地方”的名片在全球舞台愈发鲜亮。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本届进博会展览面积超43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4100余家,双双刷新纪录。而新疆,正是这场全球盛会中极具活力的“西部力量”,用全方位开放姿态拥抱世界机遇。

经贸对接量质齐升,双向开放激活新动能

52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新疆交易团举行“投资新疆——招商引资推介暨产业合作对接会”,图为代表企业签约。

进博会搭建的“引进来”“走出去”双向通道,让新疆外向型经济注入强劲动能。在专场推介会上,34个经贸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178亿元,覆盖数字科技、国际贸易、农产品加工、跨境物流等重点领域,政企协同、内外共赢的合作场景不断上演。

采购商与参展商的精准对接同样成果丰硕。连续参会的企业不仅稳步推进上届签约采购额度,更持续拓展海外直采渠道,让优质国际商品以亲民价格走进新疆市场。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企业实现了从“参展商”到“投资商”的身份转变,哈萨克斯坦企业就计划在疆设立分仓、开通电商服务,将更多优质商品输送至中国各地。

新疆本土企业更实现“双向收获”。不少农业企业身兼参展商与采购商双重身份,既带着红花籽油、亚麻籽油等特色产品对接国内大型商超,又与中亚国家原料商洽谈采购,打通“原料进口—精深加工—市场外销”的全产业链,让特色农业在开放中提质升级。

文化展示守正创新,新疆名片惊艳国际

进博会不仅是经贸平台,更是文明交流的舞台。新疆交易团以非遗创新、特色展销为载体,让丝路文化魅力充分绽放,实现文化传播与市场拓展的双重成效——人文展台总营业额达117万元,积累意向客户1300人,意向订单金额1660万元。

跨界融合的艺术表达让新疆元素惊艳全场。阿克苏地区塔里木歌舞剧团与美国女高音歌手联袂演绎的《舞动天山》,将西方花腔技巧与新疆民族舞蹈韵味完美融合,用跨越国界的艺术语言展现边疆活力,成为文明互鉴的生动注脚。

53

11月5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新疆馕来了文化创意有限责任公司带来“馕来了”系列文创产品。

特色展台里的“新疆创意”更吸睛无数。馕文化文创产品打造出旷野馕生盲盒、馕包肉造型冰箱贴等网红爆款,吸引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多国客商洽谈合作;艾德莱斯元素与新中式风格结合的连衣裙、旗袍,让千年非遗焕发现代活力;新疆棉制品凭借精美设计,赢得英国、印尼等国客商的青睐。塔吉克玉石、现场制作的驼奶冰淇淋等特色展示,更让展区成为人气焦点,不少客商当场表达了赴疆考察的意愿。

企业乘势升级,开放合作迈向纵深

从首次参会的探路者到多次参会的老朋友,新疆企业在进博会上不断校准发展定位,成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实力量。有的蜂蜜企业既展出明星产品,又计划在中亚建厂并采购欧洲加工设备;有的沙棘企业借助平台兼顾国内市场拓展与国际技术合作,推动产业升级。

国际企业也主动向新疆抛来橄榄枝。德国包装机械企业专程对接,希望为新疆农业提供优质包装解决方案;莫桑比克客商更将新疆视为进入中国大市场的重要支点,计划开展农产品与纺织品双向贸易。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正是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生动体现。

以进博为媒,书写高水平开放新答卷

54

11月9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疆展台吸引不少客商前来。

对新疆而言,进博会早已超越单纯展会的意义,成为打破地理局限、重构开放格局的关键依托。在这里,新疆不仅实现了经贸合作的量质齐升,更通过文化交流塑造国际形象,借助全球资源推动产业转型,让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加速转化为战略优势。

正如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所言,进博会是新疆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未来,新疆将持续以开放包容姿态拥抱世界,推动更多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吸引更多海内外客商来疆兴业,在共享发展机遇中实现互利共赢,让“新疆是个好地方”的名片在全球开放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文/图 黑宏伟)

作者: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