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考验无处不在。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师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师市党委号召,冲在前面、干在前面,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为职工群众安康筑起坚不可摧的“红色屏障”,以赤诚之心书写了初心使命的时代答卷。
-
党建引领“筑堡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师市各级党组织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吹响“集结号”,挺起“主心骨”。
师市党委第一时间迅速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及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把关定向、调兵遣将,统一领导指挥各项防控措施有力有序、落细落实。全师市15个基层党委、119个党支部、2400余名党员积极响应、快速行动,逐级搭建指挥作战体系,以党建引领疫情防控向基层延伸、往纵深开展,构筑起一座座牢不可破的“红色堡垒”。
师市党委书记、政委丁翊强挂帅出征,在定决策、把方向的同时,亲赴一线督战督导、打气鼓劲,激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师市党委副书记、副师长郑敏靠前指挥,深入基层督战,鼓舞士气。15位师市领导中,除4位留守指挥部外,其余全部下沉团场、园区、重点单位蹲点督战,以上率下、靠前指挥,用实际行动树立标杆、作出示范,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担当。
组织得力。师市党委组织部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迅速发出通知,号召和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师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特殊战役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速度至上。师市火速集结机关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充实到基层一线,推动攻坚力量下沉、防疫关口前移,快速织密“过滤网”“安全网”;紧急调派处级干部担任集中隔离点负责人、小区指挥长、楼栋长、单元长,树“旗帜”当“旗手”,将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体现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力度至钢。师市纪委监委利剑出鞘、重拳出击,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漏洞短板严督实导、跟踪问效,坚决确保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跟进到哪里、工作责任落实到哪里。先后对24个单位150人进行问责处理,以压力激发潜力、动力,督促各级党员、干部转作风、抓落实,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纪律保证和作风保证。
温度至诚。师市党委组织部先后分两个批次划拨专项党费(含中央、兵团划拨党费)23万元,慰问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和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激励关怀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为他们送去了师市党委的温暖关怀。
奋勇逆行“先锋队”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党徽闪亮。师市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扛起防控责任,主动请缨、驰骋沙场,成为冲在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最美“逆行者”和“先锋队”。
“我是党员,我来上!”乌鲁木齐疫情发生后,师市人民医院共产党员惠锦维承担起核酸采集重任,经常在短时间内接触成千上万人员。虽然面临高风险,但她从来没有胆怯和害怕过。她说:“越早完成检测,越早排除风险,尤其作为核酸采集小组的唯一党员,丝毫的胆怯,都会像病毒一样蔓延。”正是在她的带动下,10余名柔弱“天使”焕发出“巾帼不让须眉”的刚强和坚毅。任务最重的一天,她们从早上9点到次日凌晨2点,连续奋战17个小时,完成了1万余人的核酸采集。密闭不透气的防护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从没有人叫过一声苦累。类似的医务人员还有很多,他们白衣执甲、冲锋陷阵,把个人安危置于脑后,将“疫魔”牢牢拒之门外。
“疫情不退,我不退!”努尔麦麦提·艾拜杜拉不仅是一名警察,更是一名党员,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直到与家人视频时,他才知道女儿右臂骨折。“爸爸快回来,我好痛啊……”听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这个刚强的汉子迅速挂断电话,擦拭眼泪、收拾心情,用拼命的工作消磨内心的愧疚。“不是我心狠,而是我见不得女儿的病痛和哭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员只有牺牲小家,才能顾全大家,让更多的儿女没有病痛。”这铿锵的话语,代表着师市公安战线的心声。他们尽锐出战,用无处不在的坚守,成就昆玉“警”色,护佑百姓安全。
“使命必达,舍命奔波!”从昆玉到图木舒克,再从昆玉到阿克苏,市场监管局“新兵”石刚,短短50多个小时内,完成了5000余里的来往奔袭。一路上,他和司机交换驾驶,人歇车不歇,除了吃饭就是开车,日夜兼程,马不停蹄。正是他的速度和激情,确保6500支核酸试剂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抵达监测点,为师市全面筛查提供了有力保障。下车那一刻,他的双腿一软,坐在地上缓了老半天才又站起来。虽有后怕,但问起类似情况还敢不敢上?他斩钉截铁地回答:“必须上,共产党员就是要使命必达!”
“誓不退岗,永不褪色!”大疫也是“大考”。危难时刻,本已纳编事业单位的皮山农场忠义路社区党支部书记何龙仓,没有退岗,更未退缩,他决定留下来,是军人的本色让他选择冲上去,始终与辖区36名党员和8100余名各族群众不离不弃、并肩作战。特别是在核酸筛查的关键阶段,其母亲突发剧烈头痛,被救护车紧急拉走。而作为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长的他,看着面前黑压压的群众,只能在忠孝之间选择大义,遥望一路之隔的家,在电话里愧疚地说:“对不起,妈妈……”
关键时刻显担当。这份担当不只是毫不退缩的勇敢、狠心坚守的执着、舍命奔波的无畏、忠孝难全的大义,更是那一张张被口罩勒出血迹的面孔,一个个疲惫而又坚毅的身影,一份份摁着鲜红手印的请战书,一支支前赴后继的先锋队……他们没有统一着装,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
众志成城“鱼水情”
支部就是堡垒,堡垒无言,却能凝聚时代伟力;党员也是旗帜,旗帜无声,更能鼓舞磅礴斗志。在师市党委的坚定引领下,党员的“我先上”带动了更多“我要上”,汇聚起众志成城的鱼水情深,真正使疫情防控这场总体战、攻坚战,扩大上升成为全体职工群众齐心协力的人民战争。
各级党组织坚持党建带群建,通过发出倡议书、招募志愿者、组建突击队等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支持疫情防控。据统计,目前全师市已招募青年志愿者415人,组建青年突出队27支683人。其中,四十七团机关党员陈春江影响带动女儿高洁自愿放弃暑假游玩,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两人共同守护1400多名小区居民健康安全,被群众们亲切称为开在“疫”线的“母女花”。二二四团西部计划志愿者耿锟本已经结束服务期,却因疫情毅然选择留下,主动请战到卡点参与防控。二二四团三连6名退役军人还牵头成立了26人的“草帽志愿服务队”,从军帽到草帽,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
大疫无情,党委有爱。师团两级党委坚持人民至上,倾力为民纾困。在精神纾困上,全面建立心理援助热线和师团连三级“24小时群众热线电话”,发挥各小区居民微信群作用,及时回应诉求,有效疏解情绪,为公众注入“强心针”,让群众吃上“定心丸”。一些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兵团好人”汪保芸作为明珠小区指挥长,以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的“热心肠”,慢慢暖化人心。群众们说就爱听汪阿姨的话。在物质纾困上,各团场连队普遍成立了互助组,全力解决买难卖难和生产生活等各类问题,最大限度地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二二四团党委一事一策、精准发力,先后帮助商户解决了1千余件冰棒存放问题、职工9千余公斤瓜果和1650余公斤蔬菜销售问题、企业40吨养殖饲料运送问题、临产孕妇就医问题……皮山农场十一连出资购买本连职工滞销西瓜1500公斤,免费赠送辖区居民,既解决销售难题,又改善职工生活,赢得群众点赞。
党爱民,民拥党,人民群众共担当。许多党员和职工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参与防疫、报答党恩。目前,师市已收到党员疫情防控捐款39.3万余元。其中一牧场刚刚动过手术的70岁老党员麦麦提·吐良捐款5000元,并主动担任小区楼栋长,发挥余热,服务群众。90余人在抗疫一线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其中一牧场的麦尔丹·麦麦提明写到“在疫情防控战斗中,我再次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人生最大的愿望”。二二四团伊洛羊汤店向连队和社区捐献3000元,大众粮油店向一线抗疫人员捐赠170件矿泉水,五连职工刘朝霞一次性向团场群众捐献芹菜达5吨之多。二二五团巴格托格拉村自发成立“爱心蔬菜店”,先后收到村民捐赠蔬菜瓜果1000余斤,并由党员买吐送·依提义务配送,帮助56个贫困家庭113人解决吃菜难问题。
每一份助力,都在增添抗击病魔的力量;
每一次拼搏,都在驱散疫情的阴霾;
每一次奋起,都在加速战局的推进。
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我们坚信,纵有千难万难,只要党旗高举、党员在前,“疫”必克、战必胜!
作者: 刘强 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