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军垦文化,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特色旅游小镇,让风景变“钱景”, 职工群众吃上“旅游饭”。
一牧场昆仑山牙门大峡谷风景区内的自然牧场风光。张乐 摄
一早,一连职工苏杜姆罕·艾则孜就来到离山下场部约30公里的牙门大峡谷风景区,穿串、炸串,自从一个多月以前来到山上做起这个小生意,苏杜姆罕·艾则孜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原来没有发展旅游的时候,我在连队做饭,一年最多能挣1万元。如今,团场做起了旅游业,我在景区卖炸串,一天就能挣一两千元。”苏杜姆罕·艾则孜高兴地说。
一牧场一连职工苏杜姆罕·艾则孜旅游旺季期间在景区内自家的炸串摊位前接待游客。化玉玲 摄
位于昆仑山脚下的十四师一牧场,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高山团场。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一“牧”独大的产业结构十分严重,很多职工群众只能靠在山上放牧为生,苏杜姆罕·艾则孜就是这样。
一牧场党委书记政委陈力介绍:“按照现在的生态保护要求,不能过多载畜,现在牧场的畜牧养殖基本上达到饱和状态了。”
为了破解一“牧”独大的产业现状,近年来,一牧场紧跟兵团深化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确定了以“强牧、稳农、精企、兴游”为抓手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关于旅游,我们一直在围绕昆仑山牙门大峡谷景区核心发展,今年计划把核心景区创建为4A级景区,同时将现有的五彩泉、产羔场、蓝湖生态园、百果园等八个景点串联起来,打造一条全域旅游线路,做大做强全域旅游。”陈力说。
为了更好地打造“四季游”,实现一年四季都有景可赏、有景可看,近几年,一牧场还把场部周围近3000亩荒地全都栽种上了各种果树和花草,着力打造采摘观光园。
一牧场职工在采摘观光园内采摘桃子。张乐 摄
一牧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干部孙礼仁介绍:“我们打造这个牧场蓝湖生态公园,就是希望通过打造一个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戏雪的采摘乐园,吸引周边和田地区甚至是北疆游客来一牧场旅游。”
如今,荒山绿化后的一期近1000亩果园已经挂果,近期已吸引了不少游客观光采摘。
如今,近3000亩荒山已披上绿装,生态效益显现的同时,经济效益也逐渐凸显,作为领班的马拜提•阿卜杜热合曼每个月能赚3000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这片果园正成为牧场职工群众的“绿色银行”。
“蓝湖生态采摘园里种了桃、杏,苹果、梨、樱桃等水果,不仅可以观光采摘,我们还鼓励职工就近发展餐饮业、农家乐、牧家乐来增加收入。”陈力说。
作者:李亚军 张乐 刑永永 编辑: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