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是一牧场的经济支柱。一牧场草场是和田地区最优质草场之一,为牧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随着国家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草场载畜量将逐步减少,畜牧业向农区转移将是大势所趋,一牧场党委建设农区饲草料基地的思路也在积极推进中。一牧场的畜牧业机械化技术水平落后,二连“访惠聚”工作队对一牧场的饲草机械化现状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发现一牧场饲草种植机械化水平还较为落后,现在使用的畜牧机械种类单一,机型老旧。一牧场急需发展畜牧业机械化,提升一牧场畜牧业发展水平。
为此,根据一牧场领导的指示,二连“访惠聚”工作队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争取后盾单位的支持,积极开展畜牧业机械化选型示范。二连“访惠聚"工作队结合一牧场饲草种植土地性质、种植模式及养殖特点,分析确定了适合的饲草收储、粉碎、打包及饲喂机械,并积极联系畜牧机械销售公司,引进购置了牧草收获机、牧草打捆机、饲料搅拌机、电动撒料车等畜牧机具6台,目前2台割草机、1台方捆打包机已经投入使用,并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
一牧场5连马福虎连长认为推广饲草种植机械化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使用苜蓿收获机械,机械收获费用100元/天,而人力收获费用是300元/天,机械作业每天节省费用200元;机械收获每天可收30—40亩,人工收获每天收1—2亩,使用机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职工收割牧草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节本增收作用显著,确保了饲草产业能健康发展。
二是实现苜蓿按农时收割,保障后茬生长次数,增产增收。
三是机械收割牧草打捆或打包,草捆整齐,便于搬运,摆放整齐美观,节省空间,且防潮防霉,不易腐烂变质。人工收获打捆,工作环境恶劣,人力有限,形状不规整,草捆杂乱松散,不便存放。使用机械还能缓解用工高峰期因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用工难、用工贵难题。
四是通过先机机具的示范作业,规范了牧草收储作业流程,为实现饲草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目前,机械收获苜蓿1000亩地,职工使用机械后节省的时间可以用来从事其他增收活动,发展增收途径,有力促进职工增收。
下一步,二连“访惠聚”工作队将继续开展适宜的畜牧机械示范作业,计划引进示范卫星导航技术,并拓展机械化示范范围,延伸到林果业、设施农业,引进示范适合牧场实际情况的机具,提升一牧场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致富职工群众。
作者:一牧场二连“访惠聚”工作队 编辑: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