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振兴红枣产业

来源:​ 遇见224     点击量:163   发布:2021-10-18
分享到

金秋十月,当你走进兵团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一眼望不到边的枣园中,一颗颗红枣像红玛瑙般挂满枝头,成为二二四团十月最亮丽的风景。

微信图片_20211018154104

红枣个头。二二四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记者 王毅博 摄。

“今年枣子品质真好,比鸡蛋还要大。”一大早,七连职工王红新来到自家枣园查看红枣长势时不禁感慨道。

王红新是2010年经朋友介绍从河南来到二二四团七连开始种植红枣的,至今已有11个年头了。在前不久二二四团举办的红枣展销会上,他种的红枣获得了枣王的称号。“我家今年红枣获得枣王,非常开心。种植红枣,你不能一味的追求数量,要追求它的质量,追求品质,要以优质枣,好的品质来占有市场。”

近年来,二二四团始终坚持“优枣”路线,确定了“稳定面积、调优结构、提质增效、加工升级”的发展战略,在全团大力实施红枣提质增效工程,不断在树形培养、过程管理、科学种植上下功夫,推进红枣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建设,职工从原来的追求“数量”不断向“质量”转变。

微信图片_20211018154109

红枣长势。二二四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记者 王毅博 摄。

2021年,二二四团聘请塔里木大学、郑果研究所等院校、科研所专家赴团场开展技术培训,利用增施有机肥、降高疏密、保花保果、林下种养、降药等综合措施,为红枣生产全过程指导服务,推动建设生产模块化、管理规范化、标准统一化、营销品牌化的技术集成红枣高标准示范园,红枣产量和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二二四团七连党支部副书记、连长张功政介绍:“每年团场都会组织现场会对红枣施肥、打药、上水、修剪等技术进行讲解,鼓励职工使用农家肥,把加密行去除以达到品质的提升,今年枣子质量比往年都有所提高。”
七连职工王红新说道:“我们枣园原来的密度非常大,采光不好,颜色不好,技术员来给我们讲解,建议我家把加密行全部去掉,行间距就达到了一米五至两米,间距加大了,采光就好了。今年就比往年,品质有所提高,包括个头儿、颜色都大有提高。”

微信图片_20211018154113

王红新看自家的枣子。二二四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记者 王毅博 摄。

“通过技术员培训,我家现在主要用农家肥、羊粪、鸡粪等,上了农家肥就是不一样,枣子的品质好,枣大、红、甜。”八连职工常明魁高兴地说。
据二二四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测产数据显示,2021年,二二四团红枣预计可产7万吨,每亩干枣产量达500公斤以上。

在大力开展提质增效的同时,二二四团不断调优营销手段。建立“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也通过团场电商培训,培养了一批“网红”,带动了一批网销能手,辐射了一批种植户。

八连职工孟友娜就是其中一位,她做电商已经有三年了,目前拥有粉丝近万人,每年通过电商,不仅可以售空自家红枣,还帮助连队邻里销售红枣两、三吨。“每年都有培训,今年就培训了四五场,请外地老师,然后帮我们提高我们直播的质量。他们讲的东西刚开始都不懂,后面慢慢的帮助挺大的,就拿我们家来说,销售的就比较多一点,就差不多在网上就能销售一半儿,就十吨左右。”

微信图片_20211018154117

职工孟友娜直播介绍红枣。二二四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记者 王毅博 摄。

在二二四团,像孟友娜这样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形式销售自家红枣的职工就有300多人。

三连职工子女赵凌飞去年利用网络直播销售了100吨红枣。“我们家种了50亩枣子,以前靠收购商来收购,这两年因为团里面也比较支持,去年,我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利用大概一个月时间把自己的枣子全部卖完,之后,又卖了别人的五、六十亩地,有100多吨红枣。”

二二四团种植有15.2万亩红枣,一颗颗小小的红枣也铺出了职工群众的致富大道。如何让这一特色产业成为职工群众长久持续的增收产业,二二四团也在不断探索。

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何彦军介绍:“下一步,我们二二四团将在精深加工上发力,延长红枣产业链,提升红枣产品附加值,推动红枣产品由产业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同时我们还要挖掘培优红枣文化,打造红枣文旅精品品牌,建设集观光、采摘体验、饮食、娱乐为一体的万亩红枣观光旅游示范园区,持续提升红枣文化影响力,让红枣产业迸发出新的生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王毅博 顾雪 编辑:郑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