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刚闯:返乡投身农业研究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遇见224     点击量:237   发布:2022-07-08
分享到

近日,在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四团,郑州果树研究所新疆实验站昆玉示范基地建设项目90后小伙崔刚闯正顶着炎炎烈日与工人一起为葡萄套袋。

崔刚闯头戴一顶宽檐遮阳帽,脚穿一双黑布鞋,身上沾满灰尘,脸上流着汗水,皮肤晒得黝黑,干活动作麻利,这是记者对他的第一印象。

微信图片_20220708101631

微信图片_20220708101628

崔刚闯正在查看果树长势、固定葡萄藤。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小霞 摄

2009年,崔刚闯随父母来到二二四团三连,种着45亩红枣。从小懂事的崔刚闯经常帮父母干各种农活,平日里也喜栽种、嫁接各种果树,这也为他找到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2014年高考结束后崔刚闯报考了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2018年本科毕业后又到塔里木大学读研究生,选择农业与种业园艺方向。2020年7月份研究生毕业后,崔刚闯谢绝了学校推荐的事业单位,回到了二二四团,到郑州果树研究所新疆实验站昆玉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工作,投身于特色林果业研究。

崔刚闯说:“我从小就和土地打交道,对农业有着很深的感情,南疆也是我们国家重要的一个林果产业基地,我觉得回到家乡大有可为。”

目前崔刚闯管理的200亩实验田种植有桃子、葡萄、苹果等20多个品种的果树,每种果树的成熟期、蓄水量和所用的肥料都不一样,管理起来十分复杂。果树前期的疏花疏果、整枝,日常的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得崔刚闯统筹安排,同时他还要根据果树的生命周期,进行品种特性描述、果树适性调查,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地里,风吹日晒。

这样的工作环境并不体面,还很辛苦,崔刚闯的选择一度遭到父母与亲朋好友的反对。“大家都说我一个研究生整天泡在地里,灰头土脸的,都劝说我到大城市找个更好的工作。”崔刚闯说。

面对这些质疑的声音,崔刚闯也有过思想挣扎,但是因为热爱他坚持下来。经过这两年的磨炼,崔刚闯也适应了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崔刚闯的同事贾培亮说:“这小伙特别能吃苦,浇水、施肥、除草每样工作都亲力亲为,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还向我们请教,把工作交给他,很放心。”

今年五月份,二二四团九连新栽种了500亩桃树,使用的便是由郑州果树研究所新疆实践站昆玉示范基地筛选出的适合本地土壤种植的品种,其耐储存性、产量以及口感都非常好,远远胜过以前种植的桃子品种。这片桃园目前也由崔刚闯负责管理,他每周要到九连的桃园跑一到两趟,安排浇水、施肥、除草、整枝等工作。

崔刚闯说:“我会使整片桃园达到树形稳定、产量初步形成的目标,然后交还给连队职工管理。同时以传帮带的形式,把桃树种植管理技术教会给每一位职工,帮助他们开辟新的增收渠道。”

谈到未来的规划,崔刚闯表示会一直在家乡扎根下去,利用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平台,筛选出更多适合本地土壤种植的特色林果品种,同时将特色林果种植技术传递给更多职工群众,助力二二四团走出一条特色林果致富路。(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小霞 文体广电服务中心记者 王毅博 陈欢)

作者:高小霞 王毅博 陈欢 编辑:郑腾